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急性细菌感染筛查中的初步应用

作   者:
王剑超马春芳吕国才王寅范丽萍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细菌感染中性自细胞血细胞计数
期刊名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i s s n:
1009-9158
年卷期:
2009 年 002 期
页   码:
179-183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诊断急性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贝克曼-库尔特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LH750)分析112例血培养细菌阳性的急性细菌感染患者和70名成年健康对照者、45例非细菌感染WBC增高组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平均高频传导(MNC)、平均激光散射(MNS)参数,以及中性粒细胞的体积分布宽度(NDW),并与传统的WBC计数、WBC分类、细胞形态学、C反应蛋白(CRP)等感染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将血液细菌感染组根据WBC总数高低分成A、B、C 3组,A组:WBC<11.0*109/L;B组:11.0 *109/L≤WBC<15.0*109/L;C组:WBC≥15.0*109/L;根据中性粒细胞(NE)值分为2组:NE<0.85组和NE≥0.85组.结果 急性细菌感染组的MNV、NDW分别为154.17±10.08、24.36±4.1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42.09±4.13、19.04±1.97和非细菌感染WBC增高组的150.63±8.14、20.19±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738、28.190,P均<0.01).而急性细菌感染组的LVLNS为137.15±7.61,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44.51±4.36和非细菌感染WBC增高组的142.45±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17,P<0.01).A组的MNV、NDW、MNS分别为148.09±5.76、22.39±1.97、140.07±6.11,B组为152.83±5.75、24.14±1.35、141.44±5.35,C组为164.28±6.49、29.42±5.93、134.27±9.61,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720、31.642、7.931,P均<0.01);NE%<85%组的MNV、NDW、MNS分别为149.17±9.06、22.59±2.73、141.19±4.34,NE%≥85%组为159.03±10.23、27.64±4.51、135.62±8.9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970、51.309、19.792,P均<0.01).急性细菌感染组的MNV在临界值(CUT-OFF值)为150时,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90%.NDW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现象相关(R=0.33,P<0.01);当NDW的CUT-OFF值为23时,敏感度为72%,特异度为100%.MNV与NDW的敏感度高于传统的WBC计数(WBC的CUT-OFF值≥11.0*109/L时,敏感度为57%)、NE(NE的CUT-OFF值≥0.85时,敏感度为44%)、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杆状核以上阶段>5%时,敏感度为66%)、CRP(CUT-OFF值≥10 MG/L时,敏感度为65%)等感染指标.结论 中性粒细胞的MNV、NDW参数在急性细菌感染时能特异而灵敏地反映粒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是诊断细菌感染的一个客观而又快速经济的指标.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