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鬼针草的化学成分鉴定及其体外抗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分析

作   者:
韩玉刘畅刘娇张涛邹忠梅
作者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作用靶点鬼针草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分子对接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 s s n:
1005-9903
年卷期:
2025 年 31 卷 002 期
页   码:
154-164
摘   要:
目的:研究鬼针草的化学成分,以及部分化合物的体外抗胃癌细胞增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中压色谱分离凝胶柱色谱、中压制备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结合理化性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和圆二色谱等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噻唑蓝法测定部分化合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高活性发挥其抗胃癌作用的潜在靶点。结果:从鬼针草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鬼针草木脂素A(1)、5α,8α-环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3β-羟基豆甾-5-烯-7-酮(3)、(20R)-6β-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4)、5,22-二烯-7-酮-3β-羟基豆甾烷(5)、(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6)、豆甾-5-烯-3β,7α-二醇(7)、豆甾-5,22-二烯-3β,7α-二醇(8)、7β-羟基谷甾醇(9)、豆甾醇(10)、鹰爪花醇(11)、秋英酸(12)、4(15)-桉烯-1β,6α-二醇(13)、clovandiol(14)、3-吲哚甲醛(15)、6,7-二甲氧基香豆素(16)、3′,4′-二甲氧基槲皮素(17)、8,8′-bis-(dihydroconiferyl)-diferuloylate(18)、hydroxydihydrobovolide(19)、2-去乙酰基-11β,13-二氢苍耳亭(20)、黑麦草内酯(21)、豨莶酮(2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23)、单棕榈酸甘油(24)和正十六烷酸(25)。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9、11~12、18~20、22~23为首次从鬼针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和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和18对SGC-7901细胞具有较好的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11μmol·L-1和7.22μmol·L-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二者发挥抗胃癌活性的潜在作用靶点可能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7(PARP7)。结论: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14个属首分化合物及2个种首分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7、18具有体外抗胃癌细胞增殖活性,潜在靶点可能为VEGFR2和PARP7。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