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119例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
- 作 者:
-
闫永彬;
丁樱;
郑海涛;
吴力群;
谢晓丽;
韩选明;
罗红芳;
谷强;
赖维阳;
邵荣昌;
李学明;
张乐元;
全惜春;
冯自威;
丁学星;
高学敏;
李磊;
李丽琦;
- 作者机构: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
北京康派特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省中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邯郸市中医院;
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研究评价技术中心;
- 关键词:
-
随机对照试验;
参苓健脾胃颗粒;
多中心;
脾虚泻;
小儿腹泻病;
双盲;
- 期刊名称:
- 中医杂志
- i s s n:
- 1001-1668
- 年卷期:
-
2021 年
008 期
- 页 码:
- 677-682
- 摘 要:
-
目的评价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23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治疗组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每袋10g, 1~<3岁,每次1/3袋,每日3次;3~<5岁,每次0.5袋,每日3次;5~<7岁,每次1袋,每日2次)及儿宝颗粒模拟剂(每袋5g, 1~<4岁,每次1袋,每日2次;4~<7岁,每次1.5袋,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模拟剂(用法用量同参苓健脾胃颗粒)及儿宝颗粒(用法用量同儿宝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10天,疗程中临床痊愈者随时停药,按完成病例处理。比较两组患儿大便复常率、止泻时间、疾病总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儿在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分析集(PPS)中大便复常率分别为81.20%、86.11%,对照组分别为82.76%、83.96%,治疗组-对照组差值95%置信区间(-0.1143,0.0831),两组疗效相当。中位止泻时间两组均为6.00天。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在FAS、PPS中分别为99.09%、99.07%,对照组分别为98.23%、98.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痊愈率在FAS、PPS中,分别为62.73%、62.96%,对照组分别为61.06%、62.2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健脾胃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脾虚泻)疗效确切,与儿宝颗粒疗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