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长江干流颗粒有机碳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输送特征
- 作 者:
-
茅昌平;
季峻峰;
罗郧;
袁旭音;
杨忠芳;
宋垠先;
陈骏;
- 作者机构: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关键词:
-
有机碳同位素;
长江;
季节变化;
三峡工程;
- 期刊名称:
- 地学前缘
- 基金项目:
-
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变迁
长江、黄河、珠江入海铁氧(氢氧)化物和Nd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研究
- i s s n:
- 1005-2321
- 年卷期:
-
2011 年
06 期
- 页 码:
- 161-168
- 摘 要:
-
2007年夏季和冬季对长江干流悬浮物进行了季节性采样,系统分析了悬浮物颗粒有机碳含量及稳定碳同位素的组成,研究了其空间分布以及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长江干流夏季颗粒有机碳含量在0.4%~1.3%,冬季含量在0.7%~2.2%。冬季和夏季颗粒有机碳平均δ13 C值分别为-24.74‰和-24.83‰,季节性差异不大,在空间分布上,冬季上游值要高于中、下游,而夏季不明显。长江干流悬浮物C/N比值的季节性变化不大,在空间上C/N比值有从上游向下游略微降低的趋势。长江上游悬浮物总体上具有较中下游略高的δ13 C值,在夏季主汛期,中下游悬浮物δ13 C值保留了较多的上游特征。而在冬季枯水期,中下游悬浮物δ13C值明显低于上游值,使入海悬浮物的δ13 C值相对减小,这可能是由于在枯水期中下游物质贡献量相对增加和中下游水生植物的相对增多造成的。最后,计算了2007年5月到2008年4月长江一年的颗粒有机碳通量为1.46Mt/a,相比长江三峡蓄水前有机碳的通量有较大减少。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