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泾阳县农用地产能及其空间差异性

作   者:
赵永华崔璐卫新东李勇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产能核算理论产能实际产能可实现产能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基金项目:
我国干旱河谷景观特征研究
i s s 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24 期
页   码:
112-118
摘   要:
关中渭河平原是陕西省乃至西部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以泾阳县为例,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利用已建立的二级指标区理论和可实现单产模型核算了该县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分析了实际产能与当年统计的粮食产量差异的原因,这对于科学评价该县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利用强度和潜力,探讨该县耕地生产能力空间变化及其增产潜力、县域粮食安全保障、中低产田潜力发掘、促进耕地资源精细化管理、合理核定各级政府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2008年泾阳县理论产能为89.32×104t,可实现产能为77.79×104t,实际产能为48.00×104t;理论单产为19830kg/hm2,可实现单产为17270kg/hm2,实际单产为10657kg/hm2。泾阳县理论、可实现和实际单产在空间上单峰分布状,呈现中部高,南北两侧低的格局,未来南部和中部的各乡镇是该县粮食增产的重点。理论、可实现和实际产能较高的乡镇基本位于该县中部和南部。4个自然质量等别中以13等耕地对全县理论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14等耕地;10个利用等别中影响可实现产能比较明显的是21等耕地,其次为16等和20等耕地。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