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外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检测及抗性群体的生物学特性

作   者:
杨家伟刘楚楚陈星孙扬陈雨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氟唑菌酰羟胺产毒化学型交互抗性抗药性生物适合度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 s s n:
1008-7303
年卷期:
2025 年 27 卷 003 期
页   码:
525-532
摘   要:
为明确安徽省小麦赤霉病菌主要致病菌禾谷镰孢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现状,以 5 μg/mL的氟唑菌酰羟胺为抗性检测的区分剂量,对 2024 年采自安徽省 10 个地市的 6900 株小麦赤霉病菌进行抗性检测,并检测抗性菌株的突变基因型和产毒化学型,比较抗、感菌株群体的生存适合度及其对其他常用杀菌剂(氟吡菌酰胺、多菌灵、戊唑醇和氰烯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6900 株小麦赤霉病菌中共检测出30 株氟唑菌酰羟胺抗性菌株,总抗性频率为 0.43%,所有抗性菌株的琥珀酸脱氢酶C1 亚基(SdhC1)发生了A83V的氨基酸突变;田间抗性菌株的产毒化学型均为雪腐镰孢菌烯醇(NIV)型;田间敏感群体较田间抗性群体致病性强,但两者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能力无显著差异;氟唑菌酰羟胺与同作用机制杀菌剂氟吡菌酰胺间存在交互抗性,与多菌灵、戊唑醇和氰烯菌酯等其他类型杀菌剂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研究表明,安徽省部分小麦产区已出现赤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抗性群体,预测长期单一使用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赤霉病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研究结果可为该药剂的抗性风险治理及在生产中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