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外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大花紫薇和'丹红紫叶'紫薇杂交F1代不育细胞学分析

作   者:
杨琦王湘莹唐丽王晓明乔中全陈艺曾慧杰李永欣
作者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林学院
关键词:
丹红紫叶紫薇杂交后代不育细胞学大花紫薇花粉内含物
期刊名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i s s n:
1673-923X
年卷期:
2024 年 44 卷 007 期
页   码:
140-152
摘   要:
[目的]大花紫薇和'丹红紫叶'紫薇子代高度不育,为了解析其子代不育的机理.[方法]本试验以大花紫薇作母本和'丹红紫叶'紫薇作父本的杂交F1 代'潇湘华秀'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显微技术观察其雌雄蕊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成熟花粉粒中的可溶性糖、淀粉、脂类物质的积累情况;并对 3 种紫薇花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1)'潇湘华秀'不育是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共同作用形成的,其花粉存在干瘪、畸形、大小不均等异常现象,绝大部分花粉不能萌发.2)与大花紫薇和'丹红紫叶'紫薇相比,F1 代在减数分裂时期发生异常,具体表现为减数分裂时,有部分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并排布到赤道板中央,染色体不均匀分离,发育成异常的二分体、带微核二分体、带微核四分体、五分体、六分体,且大部分花粉细胞核在二核期消解,成熟花粉粒大部分畸形,无内含物且不能萌发,可萌发的花粉粒为 2n花粉粒.3)大孢子在四分体时期萎缩消解,后期形成有少量胚囊痕迹的空洞.4)F1 代花蕾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脯氨酸含量都低于同等时期的亲本花蕾,且大部分花粉中未观测到脂类、可溶性糖和淀粉积淀.[结论]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异常四分体的出现和二核花粉粒时期细胞核的解体是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四分体时期大孢子萎缩消解是雌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