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外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经典名方中瓜蒌与天花粉的本草考证

作   者:
薛紫鲸陈光张丹郭龙郑玉光詹志来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药学院
关键词:
产地品质评价经典名方本草考证瓜蒌天花粉中药炮制基原
期刊名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i s s n:
1005-9903
年卷期:
2023 年 29 卷 017 期
页   码:
62-74
摘   要: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相关记载,对经典名方所用瓜蒌和天花粉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按照年代次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将其果实以"栝楼"为主流正名,"瓜蒌"为其音转,根或其根的制品自宋代《本草图经》以来,以"天花粉"为主流正名.均以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为主流基原.栝楼与栝楼根在汉代已分别入药,自南北朝《雷公炮炙论》,已经明确其皮、子、茎、根各自功效有别;瓜蒌以完整果实入药,九月至十月成熟后采收,悬挂阴干,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成熟、个大、皮厚柔韧、橙黄色、糖性足者为佳;古代瓜蒌的炮制方法多为捣碎或连皮、子切丝,或将其加工为瓜蒌饼、瓜蒌霜.天花粉以根入药,十一月至十二月采收,除去外皮,晒干,其品质以入土深、块大、色白、粉性足、质坚细腻、筋脉少者为佳,并认为生于卤地者有毒.天花粉的炮制方法由唐代开始的做粉入药在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直接切片使用.瓜蒌及天花粉近代以来推崇的道地产区在河南灵宝附近,有"安阳花粉"之称,现代则有产祁花粉的安国,产长青瓜蒌的山东济南等知名产区.宋代本草中曾出现以瓜蒌子或瓜蒌仁代替全瓜蒌的习惯,后被明代本草纠正.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开发涉及瓜蒌及天花粉时选取栝楼T.kirilowii为基原植物;清金化痰汤的瓜蒌仁按炒法炮制,《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涉及该药材的另外5首方剂中的瓜蒌及天花粉均以生品入药.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