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外文期刊论文 > 详情页

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治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三例并文献复习

作   者:
李雪莲荆玮王庆枫初乃惠聂文娟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关键词:
评价研究药物疗法,联合抗结核药结核,抗多种药物性
期刊名称:
中国防痨杂志
i s s n:
1000-6621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11 期
页   码:
1327-1334
摘   要:
目的:探讨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治疗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应用该方案治疗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2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例应用含新药口服短程方案(贝达喹啉、康替唑胺、德拉马尼)治疗的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以"耐多药结核、康替唑胺"和"耐多药结核、贝达喹啉、德拉马尼"为中文关键词,以"contezolid、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及"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bedaquiline、delamanid"为英文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共搜索到国内外相关文献11篇,本研究主要选取含新药康替唑胺、德拉马尼、贝达喹啉短程治疗的文献8篇,结合本组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有效性分析显示,含康替唑胺方案治疗的患者中,84%的患者痰培养和(或)涂片结核分枝杆菌阴性,且持续为阴性.治疗期间胸部CT检查显示病灶缩小,停药后胸部CT检查提示病灶稳定.含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方案治疗的患者中,91%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治疗第8周,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转率为95%,第24周时为95%.贝达喹啉联合德拉马尼组的痰涂片和培养阴转中位时间均快于贝达喹啉组.安全性分析显示,含康替唑胺方案治疗的患者未发生骨髓抑制、周围神经病变和视神经病变等在内的利奈唑胺常见不良反应.而在含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治疗的患者中,QTcF间期相比基线延长了 20.7 ms(平均16.1~25.3 ms),2例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大于500 ms,4例患者发生6次QTcF间期延长超过基线值60 ms,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3级或4级不良QTc延长事件,未发生心律失常,没有一例永久停药,也没有发生死亡.贝达喹啉联合德拉马尼组QTc间期延长少于贝达喹啉组.在治疗过程中,52%的患者出现骨髓抑制,42%的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在48周随访时,大多数不良事件得到解决.结论:含新药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康替唑胺的全口服方案在耐药结核病短程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期间仅出现轻度药物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作者
载入中,请稍后...
相关机构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