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
- 词条出处: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 词条标签:
- 花生油 ;
- 词条阅读量:
- 0 ;
- 词条修订量:
- 0 ;
1详细介绍
从花生仁提取的油。花生仁的冷榨油呈浅黄色,热榨油色较深,油透明而芳香,味美,营养丰富,可与橄榄油媲美。花生油用途广,有较高的冒火点,约227℃,主要作烹调用油,可作色拉油,人造奶油;在毛纺工业上是一种最好的润滑剂;冶金工业上是一种淬火剂;在医药上可作擦剂;在农业上可作杀虫药乳化剂。
世界花生总产的2/3用作榨油。花生种子含油量为44~56%,平均为50%,花生油含80%不饱和脂肪酸和20%饱和脂肪酸,至少含有八种必需的脂肪酸。其中油酸占40~65%高于菜籽、大豆、棉籽和芝麻油;亚油酸占20~40%,均低于上述各种油;其他几种饱和酸占14~20%。其中多聚不饱和酸和饱和酸比超过2∶1。花生油比菜籽油、向日葵油、芝麻油碘价低,为82~106,是一种不干性油,折光指数低,在20℃恒温下为1.4692~1.4719,油脂比重较小,为0.91~0.92。油酸和亚油酸比是油脂稳定性的指示值。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幅很大,前者是37~80%,后者为20~43%。但因不同类型品种有很大差别,如珍珠豆型品种间油酸变幅为39.45~52.64%,亚油酸是31.78~41.52%;龙生型品种间分别为39.07~59.28%和25.55~46.13%。而普通型品种间则分别为42.08~56.82%和26.85~41.81%。花生亚油酸含量愈高稳定性愈低(即货架寿命或冷藏寿命也低),亚油酸含量和油的稳定性呈显著相关。但随品种而有差别,蔓生型品种低于珍珠豆型品种,因而油稳定,也随年份间种子成熟期的气候条件而有差别。整个花生脂肪酸含量随着花生成熟而变化,成熟种子与不成熟种子相比,其硬脂酸,油酸较多,花生酸、山俞酸、木焦油酸减少,而油酸、亚油酸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