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全新基因编辑技术STITCHR

关键词:
来源:
Nature
来源地址: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877-4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英语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4-09
摘要:
2025年4月9日,哈佛医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的Jonathan S. Gootenberg、Omar O. Abudayyeh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Reprogramming site-specific retrotransposon activity to new DNA sites”研究乱嗯。研究团队利用生物进化中古老的逆转录转座子系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STITCHR,实现了从单碱基到12.7kb大片段的无痕整合,为基因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该研究聚焦于非长末端重复序列(nLTR)逆转座子在基因组编辑中的潜力,尤其是R2逆转座子家族。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流程发现了多个新的nLTR逆转座子家族,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分析了它们的插入偏好和进化路径。他们发现,来自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的R2逆转座子(R2Tg)可以通过有效载荷工程化来实现重新靶向,在新的基因组位点进行切割、逆转录和无痕插入异源有效载荷。通过将其与CRISPR-Cas9切口酶融合,研究人员提高了R2Tg在新基因组位点的插入效率。进一步的筛选发现了一种名为R2Tocc的R2逆转座子同源物,它具有自然的重新靶向能力,并且在自然28S位点的插入最少。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名为STITCHR(site-specific target-primed insertion through targeted CRISPR homing of retroelements)的系统,该系统能够高效地在新基因组位点进行无痕插入,包括单碱基到12.7千碱基的编辑、基因替换以及使用体外转录或合成RNA模板。STITCHR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无痕、高效的基因组编辑,且可在分裂和非分裂细胞中应用,具有广泛的研究和治疗应用前景。研究还展示了STITCHR在多种基因组位点的编辑能力,包括单碱基编辑、小片段插入、大基因插入(如BTK、CEP290、HBB、HEXA、OTC和PAH等)以及长达12.7 kb的合成序列插入。此外,STITCHR在非分裂细胞中的插入效率并未受到细胞周期抑制剂的影响,这表明其可能通过不同于同源定向修复(HDR)的机制发挥作用。总体而言,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nLTR逆转座子的自然重编程机制,还开发了一个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为基因治疗和功能性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