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院士专题 > 专题 > 详情页

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与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等合作揭示孟德尔豌豆遗传基础

关键词:
来源:
Nature
来源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891-6
类型:
学术文献
语种:
英语
原文发布日期:
2025-04-23
摘要:
2025年4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程时锋团队携手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等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d genetic insights into Mendel’s pea gene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结合群体基因组学、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成功构建了高分辨率的豌豆单倍型变异图谱和表型变异图谱,首次在分子层面全面揭示了孟德尔豌豆七大性状变异背后的遗传基础。该研究深入探究了孟德尔时代豌豆七对经典性状的遗传架构,揭示了四个已知孟德尔基因的新的等位变异,并解析了三个未被充分研究性状的遗传基础:发现 Chlorophyll synthase (ChlG) 基因上游约100kb的基因组缺失导致gp突变体的黄色荚果表型;找到了导致v和p等位变异的基因,分别是含有Ogre元素插入的MYB基因和具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CLE肽编码基因,它们影响了次生细胞壁的增厚和木质化,从而形成可食用荚果;还发现了一个5bp的外显子缺失和一个遗传修饰位点与茎的畸形(fa)表型相关。此外,研究还调查了与多种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和等位基因,例如腋环花色素苷色素沉着、种子大小和“半无叶”形态等,为豌豆的基础研究、生物学和遗传学教育以及育种实践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关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