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菜用大豆锈病
- 中文名称:
- 菜用大豆锈病
- 英文名称:
- Soybean rust
- 类型:
- 病害
- 危害作物:
- 豆类
- 危害病症:
- 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两面均可发病,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展后叶背面稍隆起,即病菌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棕褐色粉末,即夏孢子,致叶片早枯。生育后期,在夏孢子堆四周形成黑褐色多角形稍隆起的冬孢子堆。叶柄和茎染病产生症状与叶片相似。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夏孢子堆生在表皮下,稍隆起,浅红褐色;夏孢子近球形至卵形,单细胞,黄褐色,表面密生细刺,有4~5个不明显的萌芽孔,大小22.4~35.2×14.4~25.6微米;冬孢子堆埋生在组织里,由2~4层冬孢子组成;冬孢子黑褐色,长椭圆形,膜厚平滑,大小13~25×8~12微米。
- 发生因素:
- 该病主要靠夏孢子进行传播蔓延,至于冬孢子的作用尚不清楚。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多,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南方秋大豆播种早时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鼓粒期受害重。
- 防治措施:
- (1)选用抗病品种。如缙云豆、包罗豆、兰溪花皮青豆、中黄2~4号、九丰3号、长农7号、三明的雁鹅包、南雄黄豆等。(2)注意开沟排水,采用高畦或垅作,防止湿气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植株抗病力。(3)发病初期喷洒75%百茵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BAS一3170F1000倍液、10%抑多威乳油3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40升,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上述杀菌剂不能奏效时,可选用三唑酮、敌力脱、乐必耕、杜帮新星等,用法参见扁豆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