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中国梨木虱
- 中文名称:
- 中国梨木虱
- 英文名称:
- Chinese pear jumping plant lice
- 中文别名:
- 梨木虱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梨
- 危害病症:
- 春季成、幼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季则多在叶面吸食为害。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且若虫分泌大量黏液,常使叶片黏在一起,或黏在果实上,诱发煤病,污染叶和果面,果实发育不良,被害枝条生长停顿,不充实,易受冻害。
- 发生因素:
- (1)发生世代:辽宁3~4代;河北、山东4~6代。 (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冬型成虫在树皮缝、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 (3)发生特点:在河北省中南部梨区,一年发生6~7代,2月中旬成虫开始出蛰,2月底至3月初为出蛰盛期,3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梨盛花期为卵的孵化盛期,4月下旬第1代若虫大量发生,以后各代世代重叠。每年有4~6个发生高峰,主峰在每年的6月上中旬,以后仍有几个小高峰,到11月下旬成虫开始越冬到12月中旬还有末代若虫,但若虫不能越冬。 (4)天敌:种类较多,花蝽、瓢虫、草蛉、蓟马、肉食性螨类、寄生蜂类等,都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 形态特征:
- (1)成虫:成虫有夏型有冬型之分。夏型雌成虫体长2.8~2 .9mm,雄成虫体长2.3~2.6mm,体色多变,由绿至黄色。冬型雌成虫体长3.0~3.lmm,雄成虫2.8~3.2mm,体褐色,有黑褐斑纹,头顶及足色较浅,前翅臀区有明显褐斑。 (2)卵:展叶前产的冬卵暗黄色,孵化前可见2红眼点;展叶后产。 的冬卵淡黄至乳白色。夏卵乳白色。一端尖细,并有丝柄。 (3)若虫:若虫第1代若虫初孵时淡黄色,复眼红色,随龄期增。 长渐变绿色。末龄若虫绿色,翅芽突出两侧。
- 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结合冬剪剪除病残枯枝,刮除老翘皮,清除地表枯枝、杂草、落叶等集中烧掉,有条件的梨园可灌大水,消灭大部分越冬成虫,减少越冬虫源。 (2)药剂防治:①冬季喷5%来福灵乳油,或20%双甲脒乳油等。②早春刮除主侧枝上老翘皮后,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隔7~10天喷1次。③春季花芽露绿时,树上喷70%杀灭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花前、花后各喷1次。④夏季喷5%高效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或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克虱铃)1200~2 000倍液,喷药时尽量安排在成虫活动缓慢的下午4点以后。喷药前先喷500液倍的洗衣粉,效果更好。⑤采果后至落叶前喷20%敌虫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1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