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黑背毛瓢虫
- 中文名称:
- 黑背毛瓢虫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玉米、棉花
- 形态特征:
- 雌虫:体长2.10一2.30毫米,宽1.30一1.40毫米,体形大小与黑襟毛瓢虫相似,长椭圆形。头、触角、口器黄色。触角10节。前胸背板两侧和前缘橙黄色,基部(在小盾片之前)有1个小型或中型的三角形黑斑,有时三角形黑斑缩小为一圆形黑斑,甚至全部消失。前胸背板前缘略为收窄,不像黑襟毛瓢虫那样明显地收窄。小盾片和鞘翅黑色。鞘翅末端有窄棕黄色边缘,两侧缘较平直。前胸背板缘折、腹板均为黄色,纵隆线明显且向前收窄,纵隆区的长度约为基部宽的两倍。中、后胸腹板黑色。腹部第一、二节黑色,第二节后缘黄色,末端数节黄色。足棕黄色。身体背面着生较粗的银白色毛,在鞘翅上成“s”形。雄虫:外生殖器帑基的中叶基部较厚,从侧面看,外缘的端部稍内弯,内缘在距基部1/3以后急剧弯曲而构成尖锐的稍向内弯;从正面看,两侧在基部的1/3处近于平行,1/3以后成锥形收窄,束端尖锐。侧叶稍短于中叶。弯管基半部呈半圆形弯曲,端半部呈弧形内弯,弯管囊的内突长丽外突短,管端有膜质不着色的部分。卵:长0.51毫米;宽0.25毫米左右。长椭圆形,初产时黄色,后逐渐变成黄棕色。 幼虫:老热幼虫体被絮状蜡粉。体长3.50-4毫米。体纺锤形,淡黄色。头部蜕裂线不明显。触角3节。前胸前缘两侧各具3个突起,近中部处各有2个突起。中、后胸及腹部第1-8节两侧各具3个突起,分别位于背线部、背侧线部和侧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