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烟草丛枝病
中文名称:
烟草丛枝病
英文名称:
tobacco witches broom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烟草
危害病症:
染病烟株顶叶停止生长,侧芽丛生,植株上部产生许多硬而小的细枝,新生叶小,主叶脉短硬而皱缩,叶色暗淡。感病的植株矮化严重,叶片小、皱缩,后期花萼、花瓣变绿呈小叶状,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发病晚的植株,仅上部叶片表现明显症状。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由烟草丛枝病类菌原体所致,属类菌原体,简称MLO。菌体质粒多形,单细胞,大小50~960nm,外包一层单位膜,细胞质内有核区,并有核糖体颗粒存在。
发生因素:
丛枝病类菌原体据报道可侵染24科65种植物,能在多种野生寄主如田旋花等上越冬。除主要以大青叶蝉、烟草叶蝉等多种叶蝉传播外,还可通过嫁接、菟丝子等途径传播。叶蝉一旦获毒便终生传病,甚至可经卵传播。带毒叶蝉吸食烟草,将类菌原体传入植株叶脉韧皮部,病原在韧皮部繁殖,经筛管上管孔扩散。接种后由于温度、寄主及株系等原因经9天至一个月表现症状。凡越冬叶蝉虫量大,染病野生寄主多,有促使叶蝉迁移为害的气候环境,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且烟草植株处于感病阶段,则烟草丛枝病大发生。幼嫩植株较老化植株易感病。温度低于25℃,病害潜育期延长。冷凉条件发展慢,为害轻。
防治措施:
(1)适当调节播期、移栽期,使烟草幼嫩感病期避开叶蝉迁飞高峰期。(2)烟苗移植前铲除烟田及周围的杂草,烟田附近不宜种植马铃薯、番茄等茄科植物。(3)栽烟前和移栽后,喷洒杀虫剂,防治烟草及周围杂草上的叶蝉,控制其传毒。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