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长翅稻蝗
- 中文名称:
- 长翅稻蝗
- 中文别名:
- 蚂蚱; 蚱蜢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水稻外,尚危害玉米、甘蔗、小米和禾本科杂草
- 危害病症:
- 该虫取食水稻的叶片和嫩穗。严重时叶片被食光,只留着一束束中肋。山区的中晚稻田常有此现象。
- 发生因素:
- 年发生1-2 代,以其卵在上中的卵囊中过冬,次年5 月间孵化为跳蝻(若虫)。昼夜活动。主要取食中稻叶片;据报导也会危害茶树。
- 形态特征:
- 长翅稻蝗成虫体长27~35mm,雌大雄小,黄绿色。体背自头顶至翅端有一条青绿色或淡红色彩带。胸侧有一条黑褐色宽带直达复眼后方。前翅长,超过后足脚节末端。卵囊拳头状,有盖,褐色,内有卵约20粒,卵粒间有胶质物粘住。卵粒长约4.8mm,长圆筒形,深黄色,稍弯曲。若虫(跳蝻)绿色,体背赭红色,腹背灰褐色。前中腿节常黄褐色。翅芽伸达第三腹节。
- 防治措施:
- 在经常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早春结合修田埂,铲除田埂深约3.3cm的草皮,晒干烧灰或沤肥,以杀死越冬蝗卵。②根据卵块能浮水的特点,结合春耕耙田,捞净水面浪渣,一并消灭卵块。③放鸭捕食蝗蝻,但要注意勿让其吃得过饱。④药剂喷杀。掌握蝗蝻期施药。用90%敌百虫1000倍稀释液,或每hm2用80%敌敌畏乳油1125~1500ml兑水喷杀,或用菊酯类农药4000~8000倍稀释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