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猕猴桃褐斑病
中文名称:
猕猴桃褐斑病
英文名称:
Yangtao Mycosphoerella leaf spot
类型:
病害
危害病症:
发病部位多从叶缘开始,初期在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污绿色小斑,后病斑顺叶缘或向内扩展,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在多雨高湿的条件下,病情扩展迅速,病斑由褐变黑,引起霉烂。正常气候条件下,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褐色至浅褐色,其上散生或密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病原为小球壳菌Mycosphoerella sp.。子囊壳球形,褐色。子囊倒瓜形。子囊孢子长椭圆形,双胞。
发生因素:
高温多雨利于侵染,果园病害传染迅速。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将地面落叶和枝条清扫干净,结合施肥埋于穴中。在施基肥的同时,将果园表土翻埋10~15cm,使土表病残叶片和散落的病菌埋于土中,不能侵染。 (2)药剂防治:①萌芽前,树液开始流动时,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菌。谢花后喷药预防。药剂有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农抗120水剂6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连喷3~4次。②果园发现叶部病斑后立即喷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5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隔15~20天喷1次,喷2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