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桔黄粉虱
- 中文名称:
- 桔黄粉虱
- 中文别名:
- 柑桔绿粉虱; 通草粉虱; 白粉虱
- 类型:
- 虫害
- 危害病症:
- 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粉虱产生分泌物易诱发煤病,影响光合作用,致发芽减少,树势衰弱。
- 发生因素:
- 浙江每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至6月羽化。成虫白天活动,雌虫交尾后在嫩叶背面产卵,每雌产130粒左右。未经交尾亦能产卵繁殖,但后代全是雄虫。每年7、8月间发生最盛。天敌有寄生蜂和寄生菌。
- 形态特征:
- (1)成虫。雌虫体长1.2mm,雄虫1mm左右,体淡黄色,全体覆有白色蜡粉,复眼红褐色,翅白色。(2)卵。长0.22mm,椭圆形,淡黄色,具短柄附着于叶背。(3)幼虫。淡黄绿色,椭圆形,扁平,体周围有小突起17对,并有白色蜡丝呈放射状。(4)蛹。长1.3mm,椭圆形,淡黄绿色。蛹壳广椭圆形,黄绿色,周缘有小突起,背面无刺毛,仅前后端各有一对小刺毛。
- 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加强茶园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杂草,修剪疏枝。该虫为害严重的地区及时剪除距地面27~33cm以下的茶树地下枝、内膛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消灭部分桔黄粉虱。发生严重、树势衰退的茶园应重修剪或台刈,修剪、台刈后立即喷药防治。(2)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末期或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由于该虫后期发生不整齐,应狠抓第一代的防治,在发生严重的茶园,对第一代连续防治两次,分别在幼虫孵化盛末期和成虫盛发期,两次约间隔10天左右,以后各代根据虫情重点防治或挑治。药剂选择35%赛丹乳油3000~4000倍液,或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溶液剂3000~4000倍液,或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