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茶苗根结线虫病
中文名称:
茶苗根结线虫病
英文名称:
Tea root knot nematode
中文别名:
茶根瘤线虫病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茶树
危害病症:
多在1~2年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根部发生。茶苗受害后主根和侧根肿胀,形成许多瘤状物;大的如黄豆,小的似油菜籽,表面粗糙呈褐色或深褐色。病根无须根,病根畸形,有时末端反比前端粗。扦插苗的病根常密集成团,组织疏松易折。随着雌虫发育成熟产卵,根结表皮破裂,后期常因土壤内其他微生物的侵染,引起全根腐朽。病株地上部分生长矮小,叶片发黄,发病重常引起大量落叶,引起整株枯死。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病原主要有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and white) Chitwood、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Neal) Chitwood、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Treub) Chitwood等3种,以前2种为主,均为线形动物门根结线虫属。(1)形态:参见花生根结线虫病。(2)特性:土温25~30℃,土壤相对湿度40%~70%时,20~40天即可完成1代。(3)寄主。茶树、桃、梨、苹果、李、梅、杏、葡萄、柑橘等多种作物,寄主范围达50余科140多属300多种植物。
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此外,三年以上树龄的茶树转入抗病阶段,发病少。(2)环境因素。凡高于30℃或低于20℃,土壤含水量较低,均不利于根结线虫的发展。根结线虫一般在土壤表层3~10cm处活动,土层薄及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有利于线虫的活动。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砂壤土苗圃地,有利于线虫活动与发育,因而发病重。(3)栽培因素:熟地发病重,生荒地发病轻。浅翻的苗圃地发病重,深翻的苗圃地发病轻。前作物为发病作物的苗圃,发病重。肥水管理好的苗圃地比管理差的发病轻。前作为感病植物的熟地发病重,实生苗发病重,而增施有机质基肥和氮、磷、钾以及防旱、抗旱及时的苗圃一般发病都较轻。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