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蒙古土象
- 中文名称:
- 蒙古土象
- 中文别名:
- 象鼻虫; 放牛小; 灰老道; 蒙古灰象甲
- 类型:
- 虫害
- 危害病症:
- 成虫取食刚出土幼苗子叶、嫩芽、心叶,常群集为害,严重的可把叶片吃光,咬断茎顶造成缺苗断垅或把叶片食成半圆形或圆形缺刻。
- 发生因素:
- (1)发生世代。东北、华北每2年发生1代,黄海地区每1~1.5年发生1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2)越冬。春天均温近10℃时,卵产在表土层中。
- 形态特征:
- (1)成虫。体长4~6mm,体色有土灰、土灰夹杂黑斑纹和暗黑3种,以土灰色的发生较普遍。口吻长而突出,中央有沟。后翅退化,两鞘翅愈合不能活动。鞘翅卵圆形,有22条纵沟,沟间有断断续续的黑线。(3)幼虫。成熟幼虫为乳白色,长6mm左右,体形似蛴螬,但胸足较短。(2)卵。长椭圆形或长筒形,两端钝圆,长0.9~10mm,初产卵为黄白色,经2~6天变为黑色,有光泽。(4)蛹。长5~6mm,椭圆形。
- 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在受害重的田块四周挖封锁沟,沟宽、深各40cm,内放新鲜或腐败的杂草诱集成虫集中杀死。(2)化学防治。成虫出土为害期喷洒或浇灌45%马拉硫磷乳油 1 000倍液,或35%顺丰2号乳油 1 000倍液,或4.5%高效顺反氯氰菊酯乳油,50%辛?氰乳油 2 000~3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