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马铃薯青枯病
中文名称:
马铃薯青枯病
英文名称:
Potato brown rot
中文别名:
洋芋瘟; 马铃薯细菌性枯萎病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马铃薯、番茄、辣椒、茄子、烟草、花生
危害病症:
(1)地上部分:幼苗和成株期均能发生。病株稍矮缩,下部叶片先萎蔫,随后全株下垂,发病的早期病株地早晚恢复正常,4~5后全株茎叶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也有时1个主茎或1个分枝萎蔫,其它茎叶生长正常。当气温偏低时,感病杆株茎秆基部纵剖面维管束呈褐色。(2)地下部分:地下部分发病一般先从匐匍茎与薯块相连处的脐部开始,所以脐部组织最先出现黄褐色症状,地茎表皮颜色无明显变化。严重时,芽眼部逐渐变暗。中后期脐部和芽眼两者均可自然溢出乳白色菌脓,但薯肉和皮层并不分离,病薯块横断面维管束呈黑褐色点状环。后期整个块茎内部腐烂成空洞。部分带有潜伏病菌的薯块在贮藏期间腐烂。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病原物为青枯假单胞菌或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属细菌。 短杆状,单胞,极生鞭毛1~3根,大小(0.9~2.0)?m×(0.5~0.8)?m。
发生因素:
在水田,旱地中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虫、人畜以及生产工具等传播。而且一年当中病菌可重复多次传播和侵染造成病害流行。4月上中旬连续梅雨,使田间土壤含水量高,雨止转晴,气温急剧升高是该病蔓延流行的主要气候因素。另外,线虫、地老虎等伤根害虫多的地块容易发病。常年连作地块的比经常轮作时地块发病重,抗病性差的品种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青枯病的最佳方法,如新芋4号等较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薯繁育体系选留未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进行繁育种薯,利用脱毒技术繁殖原原种等,都会遏止青枯病的发生。青枯病是土传性病害,应大力提倡与非寄主植物害行2~3年以上的轮作。不施带病菌肥料,尽量施用有机活性肥!生物有机肥。大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小漫灌。利用小整薯代替大薯切块播种,可以避免用刀切块时感染,再利用枯草芽孢菌菌株制成粉状制剂对种薯进行处理。(2)化学防治:①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或,或福尔马林200倍液于播前处理种薯,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防治青枯病的效果。②发病初期,用药剂灌根,可选用53.8%可杀得悬浮剂 1 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或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次,连续灌2~3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