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茶圆赤星病
- 中文名称:
- 茶圆赤星病
- 英文名称:
- Tea red scab
- 类型:
- 病害
- 危害作物:
- 茶树
- 危害病症:
- 多发生在嫩叶和成叶上,偶而老叶也发病。(1)叶片:初生赤褐色小点,渐扩大为圆形小斑,中央凹陷呈淡褐色,边缘有暗褐色隆起线,与健部分界明显。后期湿度大时,病斑中央有黑色小点和灰色霉层。本病症状与白星病相似,只是病斑中央颜色较白星病深,在潮湿时,有灰色霉层,而白星病无霉层。(2) 叶柄、嫩梢:该病与白星病症状极为相似,但白星病病斑后期呈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不形成灰色霉点,而是形成稀疏的小黑粒点。此外,白星病大多在高山茶区发生,而圆赤星病在低海拔的丘陵茶园发生。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茶尾孢Cercospora theae(Cav.) Breda,属半知菌亚门。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大小(29~43)?m×(3~4)?m。分生孢子鞭状,无色或灰色,有4~6个分隔,大小(42~106)?m×(2.5~3.5)?m。
- 发生因素:
-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该病亦属高温低温型病害,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最适宜病害的发生。凡管理粗放、采摘过度、肥料不足,引起树势衰弱的茶园,发病较重。平原低洼、潮湿的茶园及高山多雾的茶区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