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大麦白粉病
中文名称:
大麦白粉病
英文名称:
Barley powdery mildew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大麦
危害病症: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其症状同小麦白粉病。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原菌为禾谷类白粉菌大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DC.) Speer=Erysiphe graminis DC.、Erysiphe graminis DC. F.sp.hordei Marcha.称,属子囊菌亚门真(1)形态。分生孢子梗基部球形,顶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m×(8~10)?m。③闭囊壳。黑色球形,直径163~219?m,内含子囊9~30个,外有18~52根丝状附属丝。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卵形至椭圆形,有明显的柄,单胞,无色,大小(18.8~23)?m×(11.3~13.8)?m。(2)特性。分生孢子萌发适温度为10~18℃,在最适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0%~100%均可萌发,湿度越大,萌发率越高。分生孢子离体后在25℃以上,24小时后即失去侵染能力。直射阳光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温度愈高,湿度愈大,闭囊壳的存活时间愈短。浸在水中的闭囊壳存活时间更短。子囊孢的形成必需使闭囊壳保持湿润状态和有氧气供给。子囊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在1~27℃之间,以10~20℃最适。子囊孢子在温度1~27℃范围内均能侵入寄主,以10~20℃最适。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发生因素:
(1)气候因素。发病适温15~20℃,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冬季温暖、雨雪较多,或土壤湿度较大,有利于病菌越冬。雨日、雨量过多,可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从而减缓病害发生。(2)农业防治: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易发病。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