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玉米干腐病
- 中文名称:
- 玉米干腐病
- 英文名称:
- Corn downy mildew
- 类型:
- 病害
- 危害作物:
- 玉米
- 危害病症:
- (1)穗部。病穗一般成熟早,僵化变轻,病果穗和苞叶之间充满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剥去苞叶,可见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呈暗褐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轻,易于折断破裂。严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小黑点。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这些症状是识别该病的重要特征。(2)茎秆。茎秆上发病时,在基部4~5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出现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大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小黑点一般先在节部出现,然后在下部的节间发生,严重时节间布满小黑点,但仍以节部为最多。有时气生根上也生小黑点,但叶鞘上则不能产生。(3)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5cm×(1~2)cm。一般很少产生小黑点。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病原为玉米狭壳柱孢Stenocarpell maydis (Berk)Sutton、大孢狭壳柱孢S.macrospora (Earle)Sutton以及干腐色二孢Diplodia frumenti Ell.et Ev.,均属半知菌亚门。干腐色二孢菌的有性态玉米囊孢壳为 Physalospora zeicola Ell.et Ev. 。(1)玉米狭壳柱孢。分生孢子器直径150~300?m。分生孢子大小(15~34)?m×(5~8)?m,有0~2个隔膜。(2)大孢狭壳柱孢。分生孢子器直径200~300?m。分生孢子大小(44~82)?m×(7.5~11.5)?m,有0~3个分隔。(3)干腐色二孢。子囊壳黑褐色,内含子囊孢子8个,排成双行。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20~23)?m×(8~9)?m。
- 发生因素:
- 玉米生长前期遇有高温干旱,气温28~30℃,雌穗吐丝后半个月内遇有多雨天气利其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