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柑橘溜皮虫
- 中文名称:
- 柑橘溜皮虫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柑橘类
- 形态特征:
- 成虫体略具金属光泽,体比爆皮虫大,头部具纵行皱纹,全体黑色;前胸背板中部前后各可见2处浅宽凹窝,整个背板有横行及斜行交错的细脊纹。腹面呈绿色,翅鞘黑色,上密布细小刻点,并有不规则的白色细毛形成花斑。以鞘翅末端1/3处的花斑最为显著。卵馒头形,初产时乳白色,渐变黄色,孵化前变为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6毫米左右,体扁平,白色。胴部13节;前胸特别膨大,黄色,中央有一条纵带,中央隆起,各节前狭后宽,腹部末端有黑褐色钳形突起l对。蛹纺锤形,先为乳白色,羽化前呈黄褐色。
- 防治措施:
- ①结合冬季和早春修剪剪除虫枝,挖除死树于5月上中旬成虫出洞前集中烧毁。②灭杀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孵化盛期,发现有初孵幼虫为害(出现泡沫状胶液)时,用刀刮杀。若幼虫已钻人木质部,则可在已人木质部幼虫的最后一个螺旋弯道内寻找半月形的进口孔处,顺螺旋纹方向转45°角,距进孔口约1厘米处,用尖钻刺杀幼虫。或在被害部位涂抹药剂,方法同爆皮虫。③毒杀成虫:方法可参阅爆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