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棉黑根腐病
- 中文名称:
- 棉黑根腐病
- 英文名称:
- Cotton black root rot
- 中文别名:
- 棉花褐根病
- 类型:
- 病害
- 危害病症:
- 幼苗发病,先从根毛开始发生,逐渐扩展。病苗根颈部和根部呈黑褐色腐烂,湿度大时产生灰白色霉。茎部的病斑扩展后可致表皮开裂呈长条形或棱形浅绿色病斑,后又变成暗紫色至黑色。皮层干腐易脆,常形成中空,极易从土中拔起。病苗矮化,叶片皱缩不展或萎蔫,不变色,不久倒伏死亡。3~4片真叶期后气温升高病情发展缓慢,临近秋季在有利的气候条件下表现症状,发病高峰在吐絮期。叶片突然下垂,叶色淡,叶片调萎但不脱落。病株根茎部肿大并扭曲,病根黑褐色或有一半不变色,比健根细,病部表皮纵向开裂,裂纹彼此衔接,形似网状。纵剖根茎部和根部,可见根茎部往下和地上茎基部的木质部呈紫黑色腐烂,干后呈棕褐色。茎部维管束仍是白色,病、健处分界明显,呈黑褐色环状,不同于棉花黄萎病与枯萎病。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 (Berk.et Br.) Ferraris.,属半知菌亚门。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
- 发生因素:
- 病害发生与气候条件、土壤菌量、寄主抗病性、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关系密切。(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海岛棉较陆地棉容易发病。(2)环境因素。①土壤温度15~20℃有利于发病;低于15℃,高于27℃很少发病。②连作棉田土壤中病菌数量大,发病重。③粘土较砂土发病重;中性和碱性土比酸性土发病重;贫瘠地发病较肥沃地重;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地方死亡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