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甘薯丛枝病
- 中文名称:
- 甘薯丛枝病
- 类型:
- 病害
- 危害作物:
- 甘薯
- 危害病症:
- 主蔓萎缩变矮,侧枝丛生,叶色浅黄,叶片薄且细小、缺刻增多。侧根、须根细小、繁多。苗期染病结薯小或不结薯;中后期染病薯块小且干瘪,薯皮粗糙或生有突起物,颜色变深,病薯块一般煮不烂,失去食用价值。目前福建、台湾早期染病可致绝收,中、后期染病产量低、质量差。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称类菌原体。在病株叶脉韧皮细胞中可见类菌原体,大小为200~1000nm,病株新梢超薄切片在电镜下可见三层单位膜,内部中央充满核质样的纤维状物质,可能是DNA基因组,其四周布有类似于核蛋白体的颗粒。近年发现马铃薯Y病毒组的线状病毒和类菌原体复合侵染也可引起甘薯丛枝病。
- 发生因素:
- 病藤、病薯上的病毒或类菌原体是初侵染源。干旱瘠薄地、连作地、早栽地发病重。
- 防治措施:
- (1)加强检疫,截住病源,控制疫区,严防该病传播蔓延。(2)选用汕头红、同薯8号、禺北白、湖北种、红心新爪湾、东良1号、漳浦1号、沙涝越等较抗病的品种。在此基础上,建立无病留种地,培育栽植无病种薯、种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补栽无病壮苗。(3)及时防治粉虱、蚜虫、叶蝉等传毒昆虫,以利灭虫防病。(4)实行轮作,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增施钾肥,适时灌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5)甘薯与大豆、花生套种防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