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荔枝霜疫霉病
中文名称:
荔枝霜疫霉病
英文名称:
Litchi downy blight
中文别名:
荔枝霜霉病; 荔枝疫病
类型:
病害
危害病症:
(1)枝干。果柄和结果小枝发病后产生褐色病斑。(2)叶片。嫩叶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展为不规则形病斑,淡黄色,病斑两面长出白色霜霉状物。老叶发害通常在中脉处断续变黑,沿着中脉出现褐斑,潮湿时病部着生霜状霉。(3)果实。果蒂处先产生褐色不规则形病斑,迅速扩展,最后全果果皮呈暗褐色至黑色,果肉腐烂发出酒味或酸味,流出褐色汁液。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霜霉状物。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病原为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 Chen ex Ko et al.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近似树枝状,小枝末端稍尖,上生1个孢子囊。孢子囊柠檬状或长椭圆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无色或淡褐色。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球形,无色至淡黄色,壁光滑,内有1个卵质体。
发生因素:
荔枝开花至果实成熟期,如遇多雨天气,则发病严重。新果园比老果园病害发生普遍,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荫蔽度大,枝叶繁茂,结果多,发病重。套袋的果几乎不发病或发病较轻。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新建果园要选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已建的果园要深耕培土,增施腐熟有机肥,以改善土质,并修通畦沟以确保排水良好。给果树追肥时,要增施磷、钾肥,不宜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修剪病虫枝、重叠枝、过密枝、下垂枝、弱枝、阴枝,以增强树体通风透光性,并清除地面的病果、病叶深埋或烧毁。如抽穗开花期遇雨,应摇落附着在花穗上的水珠和残花,以防诱发病害。(2)药剂防治:采果清园后,用全园喷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或(0.5~0.8)∶(0.5~0.8)∶100波尔多液。历史性重病园,于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气温回升时,用1%硫酸铜溶液喷树冠下的土壤表面。4月下旬,在喷保花保果肥时,适当加入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混合喷洒,有更佳的保花保果效果。发病较重的果园在收果前20~30天喷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百德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百德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施宝功2 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荔菌特1 000~2 000倍液,或帕高1 200~2 500倍液。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