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白囊蓑蛾
中文名称:
白囊蓑蛾
英文名称:
White psychid
中文别名:
白囊袋蛾; 白蓑蛾; 白袋蛾; 白避债蛾; 棉条蓑蛾; 橘白蓑蛾
类型:
虫害
危害作物:
茶、油茶
危害病症:
低龄啮食叶肉残留叶面,或叶背表皮成透明斑点,3龄后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并可食害嫩枝皮和果皮。
发生因素:
(1)世代。每年发生1代。(2)越冬。以低龄幼虫于蓑囊内在枝干上越冬。(3)时期。为害发芽展叶期幼虫开始为害,6月老熟化蛹,6月下旬至7月羽化。(4)天敌。寄蝇、姬蜂、白僵菌等。
形态特征:
(1)成虫。雄蛾体长8~11mm,翅展18~20mm,体淡褐色,密布白色长毛,触角暗褐色羽状。体末黑色,翅白色透明,后翅基部有白色长毛。雌体长9~16mm,蛆状,足、翅退化,黄白色至浅黄褐色。各胸节及第1、2腹节背面具有光泽的硬皮板,其中央具褐色纵线,体腹面至第7腹节各节中央皆具紫色圆点1个,3腹节后各节有浅褐色丛毛,腹部肥大,尾端收小似锥状。(2)幼虫。体长约30mm,头褐色,有黑色点纹。中、后胸背板各分成两块。腹部黄白色,每节上都有深褐色点纹。8、9腹节背面具褐色大斑,臀板褐色。(3)蛹:蛹黄褐色,雌长12~16mm,雄长8~11mm。(4)护囊。蓑囊长圆锥形,长约30mm,丝质,灰白色,上具纵隆线9条,表面无枝和叶附着。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结合田间管理,发现护囊及时摘除,并注意保护天敌。 (2)药剂防治。参见茶蓑蛾。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