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欧洲榆小蠹
- 中文名称:
- 欧洲榆小蠹
- 英文名称:
- Smaller european elm bark beetle;;Small elm bark beetle
- 中文别名:
- 榆波纹棘胫小蠹; 波纹边材小蠹; 光榆小蠹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榆属多种树种,主要危害山榆、白榆、无毛榆科科树种,偶尔也危害杨树、李树、栎树、东方山毛榉、桦叶千金榆
- 形态特征:
- 成虫:体长1.9—3.8mm,长约宽的2.3倍。体红褐色,鞘翅常有光泽。雄虫额稍凹,表面有粗糙的斜皱纹,刻点不清晰,额毛细长稠密,环聚在额周缘。雌虫额明显突起,额毛较稀、较短。触角锤状部有明显的角状缝,呈铲状,不分节,触角鞭节7节。眼椭圆形,无缺刻。前胸背板方形,表面光亮,刻点较粗、深陷,相距很近,相距约刻点直径的2倍,光滑无毛。鞘翅长为宽的1.3倍,刻点沟凹中陷等,沟间部略凹陷,刻点沟和沟间部的刻点单行排列,很小,中等凹陷,较近,沟间部的刻点常较刻点沟中的刻点稍小。表面光滑。鞘翅后方不构成斜面。第2腹板前半部中央有向后突起的圆柱形的粗直大瘤。雄虫从第2腹节起,腹部向鞘翅末端水平延伸。第2一4腹节的侧缘有1列齿瘤,两性腹部形态基本相同,但雌虫2—4腹板后缘的刺瘤突较小,第3、4腹板后缘中间光平无瘤。卵:白色,近球形。 幼虫:成熟幼虫长5—6mm,体型拱曲,多褶折。额心脏形,具6对额刚毛和前后2对额感觉孔。第2、3和6额刚毛不排列在一横线上;第2、4额刚毛前后几乎排列成一直线。前额感觉孔位于第2、4额刚毛之间或位于第2、3、4额刚毛所组成的三角形边的两侧,触角区凸起,大部分由微刺覆盖;触角刚毛7根,4根位于侧面,1根在后,2根在中。唇基宽约为长的2.5倍,具2对唇基毛,唇基孔1对,左右两孔各位于唇基毛之间。上唇的宽为长的1.5倍,具5对上唇毛,侧方的3对排列成三角形.前方具中毛2对,上唇感觉孔3个,中央的常较左右的两个靠后。在内唇的3对前侧刚毛排成行,与缘平行,中间前后排列3对刚毛,披针状,第2与第3对之间有2对内唇感觉孔,排列成一个四方形。蛹:短壮的翅芽弯曲着包在腹部之外,体的颜色由白色至黑色,随蛹龄的增加而颜色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