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嘴壶夜蛾
中文名称:
嘴壶夜蛾
英文名称:
fruit-piercing moth
中文别名:
桃黄褐夜蛾; 小鸟嘴壶夜蛾; 凹缘裳夜蛾
类型:
虫害
危害作物:
汉防已、木防已、通草、薯蓣、十大功劳、青木香、柑橘、苹果、葡萄、枇杷、杨梅、番茄、梨、桃、杏、柿、栗
危害病症:
以成虫在夜间飞往果园为害果实,是山地和近山地果园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以口器穿刺果实,插入瓤瓣吸食果汁,轻者外表仅有1小孔,内部果肉呈海绵状或腐烂,重者果实软腐脱落。由于早期为害状不易发现,常在贮运中造成很大损失。
发生因素:
(1)发生世代:浙江黄岩、湖北武汉1年约4代,东北、华北约2~3代。(2)越冬及初次虫源:以老熟幼虫于地表草丛、落叶中结茧越冬。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7~25mm,翅展36~45mm,头与颈板红褐色,胸腹部褐色,腹部腹面棕红色雌蛾前翅紫红褐色,触角丝状;雄前翅褐色,触角羽状前翅顶角突出,外缘中部多成角状,后缘中部内凹;中线仅后半可见,顶角后半缘中部有1深色斜线,线内侧灰色;翅面上有杂色不规则花纹后翅褐色,前缘色淡、后缘色深。(2)卵:扁圆形,长0.8mm,高0.7mm,卵壳表面有纵沟41条初黄白色,1天后现暗红色花纹,孵化前灰黑色。(3)幼虫:体长37~46mm,尺蠖型,前端较尖,1~3腹节常弯曲,第8节稍隆起体黑色,头每侧有4个黄斑,前唇基乳白色亚背线为不连续的黄或白斑组成,即每节有1大斑和数个小斑组成;亚腹线也由不连续的黄或白斑组成,胸足外侧黑色;腹足乳黄色,外侧有黑斑,第1对退化,第2对很小,趾钩25个左右,第3、4对和臀足趾钩均为35个左右气门椭圆形,前胸和第1腹节全黑色,其余气门筛红色,围气门片黑色,第8腹气门比第8稍大1龄头黄色,体淡灰褐色。(4)蛹:体长17~19mm,较细长,红褐至暗褐色前翅端达第4腹节后缘;5~7腹节背腹面前缘有1横列深刻纹;腹末方形上有很细而不规则的网状皱褶,着生较尖的角突4个,彼此略分开。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用糖醋液诱杀成虫效果较好。2.药剂防治 常年发生严重时,应在果园周围及果园内的杂草上,喷药防治幼虫。常用杀虫剂都有防治效果。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