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棉铃曲霉病
中文名称:
棉铃曲霉病
英文名称:
Cotton aspergillus rot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棉花
危害病症:
初在棉铃的裂缝、虫孔、伤口或裂口处产生水浸状黄褐色斑,接着产生黄绿色或黄褐色粉状物,填满铃缝处,造成棉铃不能正常开裂,连阴雨或湿度大时,长出黄褐色或黄绿色绒毛状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棉絮质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或干腐变劣。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AspergillusflavusLink称黄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Fres.称烟曲霉、AspergillusnigervanTiegh.称黑曲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黄曲霉分生孢子穗亚球形,上生小梗1~2层,分生孢子梗顶囊球状,分生孢子粗糙,圆形黄色,大小3.5~5μm,菌落颜色初为黄色,后变黄绿色至褐绿色。烟色曲霉分生孢子穗圆筒形,直径40μm,分生孢子梗光滑,带绿色,直径2~8μm;分生孢子球形,粗糙,大小2.5~3μm。黑曲霉分生孢子穗灰黑色至黑色,圆形,放射状,大小0.3~lmm;分生孢子梗大小20~400×7~10(μm);顶囊球形至近球形,表生两层小梗;分生孢子球形,初光滑,后变粗糙或生细刺,有色物质沉积成环状或瘤状,大小2.5~4μm,有时产生菌核。
发生因素:
病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穿透表皮直接侵入,曲霉菌为害棉铃能侵入种子,造成种子带菌,成为该病重要初侵染源。在棉铃上营腐生的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继续侵染有伤口、裂口的棉铃,使病害不断扩大。当年带菌的种子和病残体又为下一年病害发生提供了菌源,出现循环侵染。该病属高温型病害。是烂铃的次生病害。曲霉菌生长适温33℃。上海棉区曲霉病多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为害盛期,气温高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措施:
(1)加强棉田管理,注意合理密植,做到通风良好;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氮磷钾比例一般以1:0.4:0.8为适,避免单施过施氮肥;合理灌溉,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整枝打权要及时,清除棉田枯枝烂叶或烂铃,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2)及时防治棉铃虫、棉田玉米螟、金刚钻等后期害虫,千方百计减少伤口。(3)发现病铃及时摘除,把病铃迅速烘干或晾晒干裂,增加皮棉产量。(4)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