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沟金针虫
中文名称:
沟金针虫
英文名称:
Grooved click beetle
中文别名:
沟叩头虫; 沟叩头甲; 土蚰蜒; 芨芨虫; 钢丝虫
类型:
虫害
危害作物:
蔬菜、农作物
危害病症:
幼虫在土中取食播种下的种子、萌出的幼芽、农作物和菜苗的根部,致使作物枯萎致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发生因素:
(1)发生世代。每年2~3年1代。(2)越冬。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3)发生时期。越冬成虫于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活动盛期,
形态特征:
老熟幼虫体长20~30mm,细长筒形略扁,体壁坚硬而光滑,具黄色细毛,尤以两侧较密。体黄色,前头和口器暗褐色,头扁平,上唇呈三叉状突起,胸、腹部背面中央呈~条细纵沟。尾端分叉,并稍向上弯曲,各叉内侧有1个小齿。各体节宽大于长,从头部至第9腹节渐宽。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深翻改土,适时早播,在春季开始为害时浇水,可减轻为害。(2)化学防治。每hm2用50%辛硫磷乳油 15~22.5kg,或48%毒死蜱乳油 4.5~7.5kg。当根部遭受为害时,用48%毒死蜱乳油 1 500倍液,或37%高氯?马乳油 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800倍液,或将喷雾器的喷头拧去旋水片,直接对着根部喷施。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