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扁刺蛾
- 中文名称:
- 扁刺蛾
- 英文名称:
- Nettle grub
- 中文别名:
- 黑点刺蛾; 黑刺蛾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茶树、桑、麻、苹果、梨、桃、李、杏、柑橘、樱桃、枣、柿、枇杷、核桃、芒果、石榴、栗、椰子
- 危害病症:
- 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常将茶树叶片吃光,形成光杆。
- 发生因素:
- (1)发生世代:北方一年发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2)越冬及虫源: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
- 形态特征:
- (1)成虫。成虫体、翅灰褐色,后翅颜色较淡,体长10~18mm,翅展25~35mm。前翅2/3处有一褐色横带,雄蛾前翅中央有一黑点。前、后翅的外缘有刚毛。(2)卵。长椭圆形,淡黄绿色,随着卵的发育,色渐变深,孵化前转暗褐色,长约1.1mm。(3)幼虫。体长22~35mm,扁平椭圆形,背隆起。每体节有4个绿色枝状毒刺,其中虫体两侧边缘的1对较大,亚背线上的1对较小。中背线灰白色,体背中央两侧各有1个明显的红点。(4)蛹:匿于茧中,长椭圆形,灰白色,羽化前转褐色。(5)茧:钙质,硬而脆,灰褐色,长14~15mm。
- 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结合冬耕,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结合修剪,敲碎毁灭附在枝条上的虫茧,或连枝条剪除,杀灭幼虫。 (2)物理防治:设置黑光等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如果发现刺蛾初寄生茧的顶端,有一被寄生蜂产卵留下的小孔,则可将茧采集回来放在有孔的竹篓等容器内,挂在果园中,让寄生蜂的茧羽化飞出。 (4)药剂防治:在茶丛两侧和茶丛中下层叶背喷施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液,使用浓度为1~100亿个病毒/ml,或青虫菌粉剂(100亿活孢子/g)500倍液,或杀螟杆菌粉剂(100亿活孢子/g)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 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 5 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 3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 1 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 3 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