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粟白发病
- 中文名称:
- 粟白发病
- 英文名称:
- Millet downy mildew
- 类型:
- 病害
- 危害病症:
- 粟白发病是系统侵染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内均可发病,各期症状差异很大,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1)烂芽。幼芽感病时,未出土时就变色,扭转弯曲,最终完全腐烂。(2)灰背。幼苗叶片上产生浅绿到淡黄色条纹,叶背有灰白色霉。在成长叶片上,有时产生圆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从淡黄色到紫红色。病斑多顺叶脉向上下扩展,有的互相愈合成为中央黄色,边缘颜色略深的条斑。潮湿时背面也长出灰白色霉。(3)白尖、枪杆。病苗继续生长,病叶增多,心叶不能开展,仅能伸展出一、二片有黄白色条纹的顶叶,背面有白霉,这种症状叫做“白尖”。“白尖”枯死变褐,病秆直立形似“枪杆”。(4)白发。病组织破裂以后,散出黄褐色粉末。最后仅留下黄白色叶脉,分裂成细丝,形似“白发”。(5)看谷老、刺猾头。病穗短缩,肥肿,小花内外颖度长,呈小卷叶状,全穗蓬松,状如鸡毛帚或刺猬。初为红色或绿色,后变褐色,组织破裂,也能散出大量卵孢子。病穗有时仅抽出一部分,或只下半穗被害,而上部仍正常结实。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病原为禾生指梗霜霉Sclerospora graminicola (Saccardo)Schr?ter,属鞭毛菌亚门。(1)形态。孢囊梗顶端有2~3个分叉,分叉顶端着生2~5个孢子囊。孢子囊椭圆形,大小(16~45)?m×(15~27.5)?m,无色,单胞,顶端有乳状突起。游动孢子肾形,中央有~纵沟,纵沟中间有2根鞭毛。雄器丝状,大小(13.3~26.6)?m×(11.4~19.0)?m。藏卵器红褐色,球形,大小(37.5~62.5)?m×(37.5~57.5)?m。卵孢子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外壁平滑,大小(24.7~47.2)?m×(23.2~4.4.2)?m。(2)特性。孢子囊在干燥田间下寿命很短,经5~50分钟即丧失萌发力。
- 发生因素:
- (1)感病期。粟幼芽在2cm以内时最易被侵染。(2)农业防治:春季播种早、播种过深、地温低、湿度大,出苗缓慢,发病严重。连作地发病也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