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梨炭疽病
中文名称:
梨炭疽病
英文名称:
Pear anthracnose
中文别名:
梨苦腐病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危害病症:
(1)枝干。形成圆形深褐色小斑,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中部干缩凹陷,皮层、木质部呈深褐色或枯死。(2)叶片。初期病斑为圆形,褐色,逐渐变为灰白色,有同心轮纹。严重时,多数病斑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淡红色小点,后变为黑色。(3)果实。果面出现浅褐色水浸状小圆斑,后病斑渐扩大,色泽变深,软腐下凹,表面颜色深浅交替,有明显同心轮纹。温暖高湿,表皮涌出粉红色粘质物。果实病部呈圆锥形向果心深入,整个果实腐烂或干缩为僵果。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病原为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阶段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l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1)形态。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栅状排列。分生孢子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单个时无色,成团时呈粉红色,大小(13.0~19.5)?m×(3.5~6.5)?m。(2)特性。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8~29℃,最高37~39℃,最低11~14℃。(3)寄主。梨、花红、苹果、葡萄等多种果树。
发生因素:
气温高于22℃、相对湿度大于75%、或降雨达10mm、或连续降雨3~4天时,病害传播最快,发病亦较重。一般在4~5月份多阴雨的年份,发病早。6~7月份阴雨连绵,发病重。地势低洼,土质黏重,排水不良,发病重。虫害多肥水管理不良或果园郁闭时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消灭越冬病源。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对低洼果园雨季及时排水;合理修剪,及时中耕除草。在疏果后果实锈斑出现前进行果实套袋,鸭梨套袋应在5月上中旬为宜。(2)药剂防治:春季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5%~10%重柴油乳油、五氯酚钠150倍液以消灭越冬病原。套袋前应喷1次高效杀虫杀菌剂如菌立灭2号600~800倍液等杀菌剂。5月中下旬梨果膨大期开始,每15天左右喷1次药,直到采收前20天止,连续喷4~5次。雨水多的年份,喷药每隔期缩短些,并适当增加次数。药剂可用猛杀生800~1 000倍液,或25%溴菌清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2∶2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倍液等。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