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丽绿刺蛾
- 中文名称:
- 丽绿刺蛾
- 英文名称:
- Blue-striped;;nettle-grub
- 中文别名:
- 绿刺蛾
- 类型:
- 虫害
- 危害作物:
- 茶、油茶、桑、苹果、梨、柿、芒果、核桃、咖啡、石榴、木棉
- 危害病症:
- 幼虫食害叶片,低龄幼虫取食表皮,或叶肉,致叶片呈半透明枯黄色斑块。大龄幼虫食叶呈较平直缺刻,严重的把叶片全部吃光。
- 发生因素:
- (1)发生世代。浙江、湖南等地年发生2代,广州2~3代。(2)越冬及虫源。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3)天敌。颗粒体病毒、螳螂、猎蝽、绒茧蜂等。
- 形态特征:
- (1)成虫。体长15~20mm,翅展29~39mm。头、胸、背绿色,中央有褐色纵纹延伸至腹背。前翅绿色。基斑紫褐色,有1条深褐色稍成弧线的斜线,线外为深褐色阔带。后翅浅褐色,无斑纹。(2)卵。卵椭圆形,长约1mm,淡绿色,卵块鱼鳞状。(3)幼虫。共8~9龄。幼虫成熟时体长25~28mm,黄绿色至鲜绿色。幼龄体前端背面3对和后端2对的刺较长;成长后,仅胸背第3对稍长,并有红色刺毛约20根。体末端有4个黑色圆形大瘤。(4)蛹:蛹黄褐,扁椭圆形,长12~17mm。(5)茧:茧扁椭圆形,棕褐色,上覆灰色丝状物。
- 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在幼虫下树结茧之前,疏松树干周围的土壤,以引诱幼虫集中结茧,然后结合冬耕,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结合修剪,敲碎毁灭附在枝条上的虫茧,或连枝条剪除,杀灭幼虫。(2)物理防治。设置黑光等诱杀成虫。(3)生物防治。如果发现刺蛾初寄生茧的顶端,有一被寄生蜂产卵留下的小孔,则可将茧采集回来放在有孔的竹篓等容器内,挂在果园中,让寄生蜂的茧羽化飞出。(4)药剂防治。在茶丛两侧和茶丛中下层叶背喷施扁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悬浮液,使用浓度为1~100亿个病毒/毫升,或青虫菌粉剂(100亿活孢子/克)500倍液,或杀螟杆菌粉剂(100亿活孢子/克)500倍液,或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