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小麦条锈病
中文名称:
小麦条锈病
英文名称:
Wheat stripe rust
类型:
病害
危害作物:
小麦
危害病症: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也可发生。(1)苗期。幼苗叶片上出现鲜黄色小点,呈多层轮状排列,即夏孢子堆。(2)成株期。叶片初生褪绿条斑,后逐渐隆起,转为鲜黄色,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小,椭圆形,在叶片上沿叶脉纵向排列成整齐的虚线条状。后期表皮轻微破裂,散出鲜黄色的夏孢子。小麦近成熟时,在叶鞘和叶片上出现短线条状较扁平的黑色冬孢子堆,叶背较显著。冬孢子堆可数个联合,表皮不破裂。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病原为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 f. sp. tritici Eriks et Henn.。(1)形态。夏孢子球形,鲜黄色,单胞,直径22~40?m,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梭形或棍棒形,双胞,大小(36~68)?m×(12~20)?m,褐色,下端色浅,有短柄,顶部扁平或斜切,分隔处略缢缩。(2)特性。夏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0~15℃,0~32℃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10~12℃。病菌对高温的抵抗力很弱,夏孢子在36℃条件下,经2天即失去活力。在高温下,空气湿度越大,夏孢子死亡越快。条锈菌有生理分化现象,我国已发现29个生理小种,分别为1~29号,致病性有差异。
发生因素:
(1)农业防治:大面积长期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往往造成病菌小种的改变,发病严重。(2)气候因素。早春持续低温多雨,发病重。越冬菌量多,发病严重。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