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资源 > 特色资源列表页 > 资源详情
棉花白霉病
- 中文名称:
- 棉花白霉病
- 类型:
- 病害
- 危害作物:
- 棉花
- 危害病症:
- 初在单个叶脉网间现直径3~4mm白斑,后变为不规则多角形,病斑在叶片正面为浅绿色至黄绿色,叶背对应处生出很多白霜状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
- 病原物及形态特征:
- 分生孢子梗无色,成束地从叶背气孔中伸出,多在基部分枝,顶端具齿状突起,具隔膜,大小23~70×4~6(μm);分生孢子长圆形,两端突然尖削,有1~3个隔膜,大小14~35×3.5~5.0(μm),无色。
- 发生因素:
-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病部又产生分生孢子,不断地进行再侵染。气温25~30℃、多雨高湿利于该病扩展和蔓延。
- 防治措施:
- (1)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沤肥。(2)种植抗病或耐病品种如BJA592、Acalal517RR等。(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700倍液,隔7~1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