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机构 > 机构详情

研究热点

福建省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简       介:
该所创建于1958年,是漳州唯一市级、公益型农业综合科研机构。主要开展以下研究:食用菌(白背毛木耳、双孢蘑菇、草菇、杏鲍菇等)、蔬菜(苦瓜、豌豆、丝瓜、芥菜等)、果树(番石榴、葡萄、百香果等)、花卉(朱顶红、多肉植物等)、水稻等新品种选育;药用植物、花卉等组织培养及移栽技术;病虫害防控与农药生物测定。此外还开展农业“五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农友之声”热线咨询、现代休闲农业模式示范、科技扶贫等工作。建所以来,荣获国家和部、省、地(市)级科技成果100多项。近年来,研究所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8项。选育并通过省级审(认)定水稻、蔬菜、果树、食用菌等农作物新品种1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中文期刊:245 外文期刊:1 北大核心:61 CSCD:22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该所创建于1958年,是漳州唯一市级、公益型农业综合科研机构。主要开展以下研究:食用菌(白背毛木耳、双孢蘑菇、草菇、杏鲍菇等)、蔬菜(苦瓜、豌豆、丝瓜、芥菜等)、果树(番石榴、葡萄、百香果等)、花卉(朱顶红、多肉植物等)、水稻等新品种选育;药用植物、花卉等组织培养及移栽技术;病虫害防控与农药生物测定。此外还开展农业“五新”技术推广与应用、“农友之声”热线咨询、现代休闲农业模式示范、科技扶贫等工作。建所以来,荣获国家和部、省、地(市)级科技成果100多项。近年来,研究所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8项。选育并通过省级审(认)定水稻、蔬菜、果树、食用菌等农作物新品种1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人才队伍

现有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6人。负责人:林文发

组织机构

水稻研究室,蔬菜花卉研究室,植保研究室,果树研究室,水产畜牧研究室,花卉研究中心,生物中心,食用菌研究室.

上级单位

漳州市政府

研究领域

食用菌、蔬菜、果树、花卉、水稻等新品种选育研究;药用植物、花卉等组织培养及移栽技术研究;病虫害防控与农药生物测定研究。

获得成就

近年来,研究所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8项。选育并通过省级审(认)定水稻、蔬菜、果树、食用菌等农作物新品种16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

联系方式

邮编:363005 地址: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 邮政编码:363005 区号:0596)

邮箱:lwf180666@163.com;nksbgs@126.com 电话:(0596)2121568,2120138,2121725

传真:(0596)2121725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科技成果

  • 农业专利

筛选
已选条件:

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0条;

    载入中,请稍后...

成果数量

相关机构

资源类型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