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微生物农药发酵新技术新工艺及重要产品规模应用
获奖名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区域:
国家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朱昌雄; 陈守文; 宋渊; 于毅; 关雄; 蒋细良; 刘红彦; 杨自文; 朴春树; 李季伦
关键词:
农药规模新技术技术微生物新工艺生物农药工艺微生物农药产品发酵生物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6
项目名称:
联系人:
杨春莉
联系电话:
010-68919560;68976192
电子邮件:
yangcl@cjac.org.cn
邮编: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 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单位电话:
010-68976192;68919769
传真:
010-68976192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农业部
来源网站: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来源网址:
http://www.nosta.gov.cn/
摘要:
本项目属于农业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到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化学化工领域,发酵工程、生物化工、生物防治、精细化工、植物保护、微生物学等交叉学科。 本项目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生菌素产生菌-淡紫灰链霉菌海南新变种,并通过菌种选育得到摇瓶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2000μg/ml)提高了3.25倍的高产菌株;利用诱变育种和理性筛选获得阿维菌素高产菌株,阿维B1摇瓶单位提高了2.8倍,达到5000μg/ml;利用基因工程缺失技术获得仅产B组份的阿维工程菌。开发了Bt和中生补料发酵新工艺,Bt补料发酵单位达到5500-6000μg/ml(40m^3罐),生产成本降低了50%;中生发酵单位达到10200μg/ml(30m^3罐),生产成本降低了67%;阿维发酵单位达到4500μg/ml(60m^3罐),生产成本降低了63%。建立了中生发酵后处理综合利用新工艺和Bt微滤浓缩新工艺;中生菌素产品总收率提高到75-78%,粉尘回收率达99.9%以上;Bt微滤浓缩产品收率提高至85%以上。研制出Bt水分散颗粒剂、油悬浮剂、微胶囊剂和纳米制剂,中生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和缓释颗粒剂等新剂型,其中3个新剂型获得农药登记证。 五年累计生产阿维原药200吨、Bt制剂(折算4000单位)6.0万吨、3%中生1450吨,总产值6.98亿元,新增效益3.1亿元。制定了以微生物发酵农药为主控茶叶、蔬菜、果树病虫害的应用技术和无公害生产规程,建立了5个以发酵微生物农药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基地。五年累计在5个基地3类作物上的示范应用面积达到1亿多亩次,在其他作物和省份的辐射面积达到了7亿亩次,累计应用总面积8亿亩次,减少病虫害损失112亿元。 本项目共申请专利17件,已授权专利9件;发表论文105篇,SCI收录12篇。本项目大幅度提高阿维、Bt、中生的发酵水平,其中Bt、中生的发酵单位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我国成为阿维主要生产国、Bt生产大国,极大提高了我国微生物农药品种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