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玉米热带种质研究利用与国审濮单6号选育及开发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区域:
河南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卓德众; 姬社林; 胡占菊; 王晓莲; 王文娟; 亓晓光; 陈刚普; 吴相青; 梅四卫
关键词:
开发利用种质研究热带种质热带濮单6号研究利用玉米种质选育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3
项目名称:
玉米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引进、研究和利用
联系人:
卓德众
联系电话:
13333930188
电子邮件:
nksyms@163.com
邮编:
地址:
河南省濮阳市建设路6号
合作完成单位:
单位电话:
0393-6661063
传真:
0393-6661260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濮阳市科技局
摘要:
针对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生育期短、高温多雨、病虫多发等特点。要实现玉米育种新突破,就必须在种质资源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热带种质经过常年高温多湿的生态驯化与自然变异,形成了抗病耐虫、广适稳产、遗传独立等优点。经广泛引进筛选,潜心研究改良,南繁北育驯化,选育出优良热源玉米自交系9444。经过广泛侧配与筛选,选育出濮单6号(P97?9444)一举通过全国四大玉米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8。2007年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030530.1。经查新,濮单6号仍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下通过全国四大区同时审定的玉米品种,充分展示了玉米热带种质十分显著的多抗、广适优势。 高产稳产:濮单6号2001-2002年参加东华北春玉米组品种区域试验,34点次增产,10点次减产,两年平均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42%;2002年生产试验,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08%。同期参加西南玉米组区域试验,比对照农大108增产6.4%;生产试验,比当地对照增产10.1%;参加西北春玉米组区域试验,24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两年平均亩产799.8公斤,比掖单13增产11.0%;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48.5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5.5%。 品质优良: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北京)分别对西南、西北、东华北及黄淮海四大区参试品种进行品质测定,濮单6号籽粒平均容重767.5 g/l,平均含粗蛋白10.71%、粗脂肪 4.09%、粗淀粉71.18%、赖氨酸0.32%。符合国家标准NY/T 519-2002“食用玉米新品种”的品质要求,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早熟:在黄淮海和西北玉米区,比对照农大108均早熟4天。在西南和东华北玉米区,比对照农大108均早熟1天。 抗病抗虫:丹东市农科院对丝黑穗、大斑病、玉米螟人工接种(接虫),对其它病害自然调查,结果抗灰斑病,中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高抗丝黑穗病、茎腐病,抗玉米螟。据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鉴定,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高抗茎腐病和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抗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 品种审定后,很快的投放市场,并与种子企业达成了互惠互利共同开发的合作协议,我院主持开展了建立新品种示范区,实施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工程,得到了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从2003年开始在审定区域内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09-2011年,在全国已累计推广3535.9万亩,增产玉米14.938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9.875亿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