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活性速溶骨(骨之素)制备技术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天津市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刘安军; 王稳航; 张莉; 曹东旭; 王丽霞; 沈登莱; 张志胜; 李琨; 高献礼; 宋微
- 关键词:
-
技术;
速溶;
活性;
制备技术;
制备;
骨;
- 第一完成单位:
- 天津科技大学
- 获奖时间:
- 2007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刘安军
- 联系电话:
- 022-60273293;28340538
- 电子邮件:
- liuanjun666@yahoo.com.cn
- 邮编:
- 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22-60273305
- 传真:
- 022-28193600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天津科技大学
- 摘要:
- 1 任务来源
“活性速溶骨(骨之素)的制备技术”属于动物骨头的高附加值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是由天津科技大学“海河学者”刘安军博士后在日本进行博士后研究期间(1994年4月~1998年3月)根据世界上对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头深加工制品的特殊保健性、骨头自身所富有的高附加值研究开发现状、前景、和技术等问题以及结合世界上对骨头的加工技术落后、附加值低等特点,潜心研究开发的科研项目。先后在日本申请三项专利( WO98/23805,WO9936911;和公开号:2000-169380),回国后,由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大攻关课题,牛主要副产物骨的利用技术。在这些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项改良之后,又得到了天津市科委的重点支持。历经3年多的研究、攻关并逐步完善,在攻关的各项技术、产品的功能特能、各项指标的研究与开发上,与国际同类研究相比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且超额完成了项目所设定的主要技术指标。
2 技术要点及其性能指标
(1)骨中矿物质成分的超声波解离技术;
(2)有机成分的真空离子化技术;
(3) 活性有机成分的絮凝回收技术;
(4)天然胶原蛋白分子的再生提取技术;把坚硬的骨骼制备成了可溶性的全骨复合物。
该物质既保持了所有骨中有机无机成分均处于游离、可溶解和可吸收状态,同时又保持了全部生理活性物质的生理活性。并且完成了“骨之素”的功能研究:
(1)骨胶原蛋白及蛋白多糖等的降胆固醇、生命调控、延缓衰老作用;
(2)生理活性物质和离子化矿物质的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性能指标:“骨之素”白色或乳白色面粉状粉末;
成分含量:蛋白含量在20%以上;
钙含量:10%;矿物质含量60%以上;
性质:为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液态下呈乳浊状;
大肠菌群:国家医药标准;
胶原蛋白纯度达到电泳级以上;天然I型胶原蛋白含量95%以上(电泳级纯度不得检测出其他蛋白);亲水性羟基磷灰石中(Ca10(PO_4)62OH)含量在97%以上;疏水性羟基磷灰石中(Ca10(PO4)62OH)含量在80%-90%以上;
3 应用价值与效益分析
本技术证明了“活性速溶骨(骨之素)”含有动物骨中完全保持其生理活性的有机成分和完全离子化的矿物质成分:它们有诱导骨形成和调节骨质代谢的功能,可显著的增加骨质强度、抗骨折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功能。该技术开发出的骨髓精片有显著的降低血糖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因此,该项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及其高效无公害的饲料上。我国的仅猪副产物骨年产量年可达到138.6万吨(按1996年项目下达时的国家统计年鉴的统计计算,并且每年还在以20%的速度上升)。1kg骨按本技术加工后,可供1人满足1年的补钙需要,按目前各种补钙品价格的一半计算,1kg骨=100元,138.6万吨骨=1386亿元。并且可以满足13.8亿人的补钙需要。因此、如此庞大的生物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势在必行,骨的综合开发与利用也必将会给养畜牧养殖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对养殖业和屠宰加工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