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广西桉树人工林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广西自治区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曹继钊; 王会利; 农必昌; 唐健; 李富福; 黄开勇; 曾辉; 刘建; 孙孝林; 周启华; 覃其云; 何三中; 何应会; 潘波; 李娜; 彭文胜; 王瑾; 杨开太; 韦颖文; 张家昌
- 关键词:
-
技术;
施肥;
示范;
树;
示范推广;
人工林;
桉树;
技术研究;
广西;
配方施肥;
人工;
研究;
施肥技术;
配方;
推广;
桉树人工林;
- 第一完成单位: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获奖时间:
- 2011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邓艳
- 联系电话:
- 0771-2319815
- 电子邮件:
- 邮编:
- 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邕武路23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771-3332253;3332184
- 传真:
- 0771-3332376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 摘要:
- 一、课题来源与背景:广西桉树人工林面积较大,到2009年广西已种植速丰桉159.02万hm2。各种植地的立地条件不一致,施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在桉树肥料的施用技术方面没有标准可言。无机肥的大量施用,而且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对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都有可能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林地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为此广西自治区林业厅下达了“广西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测定、评价及平衡施肥技术应用”的“十一五”林业科研项目,合同编号为林科字[2007]第25号。本项目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速丰林施肥与水体富营养化相关性研究”(桂科青0339011)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桉树生理性缺素病症及防治措施研究”(林科200804号)研究成果。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技术原理:项目通过调查广西区桉树各种植区土壤养分状况和桉树树体营养吸收和分配状况,设定桉树专用肥料的配方,并通过桉树配方施肥试验制定一整套配方配方施肥技术(养分含量和配比、颗粒形态、施肥方式、施肥量、施肥次数等)。
性能指标:通过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试验林地桉树年均生长量43.3m3/hm2,建立试验林面积6hm2,示范林面积345hm2,推广应用林面积102990hm2。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项目针对广西桉树人工林施肥存在的关键问题,开展了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对促进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提出了广西桉树林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和桉树叶片养分适宜范围,系统研究了广西桉树人工林配方施肥技术,获得了“桉树专用肥”发明专利,制定了《桉树速丰林配方施肥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首次编制了广西桉树林地土壤养分分布图和桉树生长营养诊断图谱,并采用砂培盆栽试验研究桉树养分胁迫症状,技术可操作性强;试验示范林平均年生长蓄积量43.30m3/hm2,辐射推广102990hm2,新增商品材107.58万m3,经济效益显著。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技术已达到成熟水平,可应用到广西及周边地区与广西土壤条件相似的桉树种植区。配方施肥技术实现桉树林地科学合理地施肥,降低施肥的负面效应,提高肥料最大施用效应,实现桉树人工林和林浆纸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项目总计推广林地面积102990hm2,新增产值79288万元,新增利润34078万元。目前桉树人工林盲目施肥情况普遍,并带来负面的生态影响,建议加大本项目成果的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