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湖南农业季节性干旱适应性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区域:
湖南省
获奖等级:
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
李茂松; 汤文光; 帅细强; 杨晓光; 肖小平; 陆魁东; 肖继新; 王春艳; 唐海明; 汤海涛; 魏湘林; 汪柯; 黄晚华; 宋吉青; 罗尊长; 杨学武; 汪双波; 殷玉梁; 刘国栋; 杨光立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技术防控技术湖南农业技术研究适应性防控湖南季节性农业干旱研究与应用研究季节
第一完成单位: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项目名称:
1、南方季节性干旱防控技术研究;2、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开发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731-84691345
电子邮件:
hntfsxxping@163.com
邮编: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
合作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湖南省华容县农业局
单位电话:
0731-84691341;84691343
传真:
0731-84691581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摘要:
1、任务来源 (1)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编号:2002AAZZ4171-3)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方季节性干旱防控技术研究”(编号:2006BAD04B07-2)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建立气象和灾情数据库,研究提出湖南农业季节性干旱特征与规律;湖南水稻、油菜、棉花三大优势作物干旱发生频率和区域特征;创建农业干旱指标与动态监测技术;研发农业干旱风险区划与评估技术;采用田间试验与分析测试,研究提出适应丘陵旱地和棉田避灾减灾种植模式与技术,形成技术规程;研制化学抗旱节水新制剂与施用技术,形成农业季节性干旱适应性防控技术体系。 主要技术指标: 研究提出湖南农业季节性干旱分布特征及干旱指标体系;适应湖南省红黄壤坡耕地和棉田农业季节性干旱种植模式与防控技术;制定相应技术规程。 主要经济指标: 建立2个核心试验示范区,面积750亩。辐射推广100万亩以上。作物增产10~15﹪,经济效益提高8~12﹪。轻度干旱发生情况下,综合避旱减灾技术减轻损失20﹪以上,中度干旱发生情况下,减轻损失10~20﹪。 3、创造性、先进性 3.1率先系统分析了基于气象干旱的湖南季节性区域特征,创建了农业干旱指标动态监测技术,研制了农业季节性干旱风险评估技术。 3.2基于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有机耦合,研究提出了湖南主要农作物干旱时空分布规律与区域特征,研发了农业季节性干旱动态监测技术,进行了季节性干旱风险评估与风险区划。 3.3研究提出了适应红黄壤坡耕旱地与棉田避旱减灾高效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构建了季节性干旱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形成了技术规程。 3.4研究发明3种农业化学抗旱节水新制剂,研究了抗旱节水增产机理,提出了使用方法,应用效果显著。 4、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技术先进适用,已在生产上应用。本项目所属农业与农业气象,适用于南方农业季节性干旱区。 5、应用情况 经四年38个县累计推广526.2万亩,增产粮食137538.2吨,新增效益29817.18万元,防旱减灾效果显著。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