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泥鳅规模化繁育技术的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浙江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胡廷尖; 王雨辰; 周志明; 徐海圣; 李玉峰; 刘士力; 练青平; 李倩
- 关键词:
-
模;
泥鳅;
规模;
技术;
繁育技术;
规模化;
研究;
繁育;
- 第一完成单位: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获奖时间:
- 2014
- 项目名称:
- 泥鳅规模化繁育技术的研究
- 联系人:
- 特种水产苗种基地
- 联系电话:
- 0572-2043921
- 电子邮件:
- zjscmz@163.com
- 邮编:
- 地址:
- 浙江省湖州市杭长桥南路999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单位电话:
- 0572-2045132;2041403
- 传真:
- 0572-2041254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摘要:
- 随着泥鳅市场行情的一路上扬,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加,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影响下,鉴于浙江省尚未有规模化的泥鳅苗种供应基地,本项目组向湖州市科技局申请了该项目。项目组以泥鳅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为核心,通过改进泥鳅抓做工具,配伍人工催产激素,以人工注射催产剂和自然产卵相结合的模式,规模化获得泥鳅受精卵;通过池塘和水泥池成功培育大批量夏花苗种。
项目执行的2年时间中,培育泥鳅亲本1564kg,销售水花苗种7310万尾,平均催产率达到84.2%,孵化率为81.2%,培育夏花苗种584.8万尾,可供养殖面积700亩,现实销售收入25.58万元,申请新型实用专利4项(其中已获得授权3项),论文8篇(其中已公开发表5篇),总结出一整套泥鳅规模化繁育技术规范;通过培训示范技术辐射我省泥鳅养殖面积7839亩,产生直接社会产值1.24亿元。
通过项目组的有力执行获得如下成果:
1.获得授权三个新型实用专利。一种泥鳅注射专用手套ZL200920201430.4、一种泥鳅注射套箱ZL200920201429.1、一种固定泥鳅注射套ZL200920201428.7。
2.改良泥鳅人工催产激素配方,降低泥鳅人工催产成本,新配方降低成本0.0265元/尾,该项可使项目期间节省经费2.07万元。
3.调整产卵箱的水流情况,相比静水情况提高自然受精率15%。
4.观察了不同比例的雌雄配比对泥鳅自然产卵的影响。
5.研究了敌百虫、三氯异氰脲、酸硫酸铜、硫酸亚铁、戊二醛、氧化钙、聚维酮碘、混力康与施其乐等9种药品对泥鳅水花夏花苗种的敏感情况,为养殖用药提供参考。
6.观察在不同光照强度、饵料种类和投饵率对泥鳅苗种成活率的影响。
7.以丰年虫为主要饵料,在水泥池中规模化培育泥鳅苗种。
8.通过养殖试验,成功在土池中培育大规格泥鳅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