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开发研究
- 获奖名称:
- 科技进步奖
- 获奖区域:
- 山东省
- 获奖等级:
- 三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肖洪永; 林玉芬; 于吉广; 曲延涛; 林国军; 杨丰恕
- 关键词:
-
开发研究;
优质栽培;
开发;
技术;
栽培;
技术开发;
优质;
高产优质栽培;
栽培技术;
头;
高产优质;
猴头菇;
猴头;
研究;
高产;
- 第一完成单位:
- 烟台市牟平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公室
- 获奖时间:
- 2005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林国军
- 联系电话:
- 0535-4220550
- 电子邮件:
- linguoj@mpkjj.gov.cn
- 邮编:
- 地址:
- 合作完成单位:
- 烟台市牟平区食用菌研究所
- 单位电话:
- 传真: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烟台市牟平区科技局
- 摘要:
- “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开发研究”是山东省科技厅2001年下达的科技攻关计划,其编号为012010109。该项目通过猴头菇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
项目采用自行研制的改良培养基和培养器具选育出高产优质猴头菇品种,其育种效率大幅度提高。项目深入研究多种食用菌菌丝萌发和生长过程,研究猴头菇菌丝同木霉、链孢霉、毛霉的竞争关系以及猴头菇菌丝生长对多种理化因子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现象:菌丝萌发存在着群体效应,已知萌发群体的大小与新基质营养、ph值、温度及基质中微生物代谢产物有密切关系;播种后,菌丝生长的同步性与子实体产量和质量正相关。
在上述基础上,项目通过对猴头菇开放料配方、制备方法的反复筛选以及对多功能播种机的研制,实现了猴头菇开放料散播种技术,并达到速生、高产和优质,发菌期缩短50%,生物转化率超过96%,生产效益提高130%以上,超额完成合同中的各项指标。
猴头菇为珍稀菇种,生长条件要求较高,所以用开放料栽培国内外尚未见成功的报道。项目通过猴头菇菌丝生长的生态要求和菌丝生长同步性与产量质量关系的研究和发现,通过育种和栽培技术的配套改革与创新,首次在猴头菇栽培中实现了高密度散播种技术,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由于项目在理论上的突破、技术上的创新,且省工、省时,使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年来共投栽培料202万公斤,实现总产193万公斤,增加总产48万公斤,获经济效益815万元。
该研究成果对其他珍稀菇类的栽培技术改革也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