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大海马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
- 获奖名称:
- 科学技术奖
- 获奖区域:
- 广东省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主要完成人:
- 吕军仪; 许东晖; 许实波; 吴金英; 李秉记; 陈琳
- 关键词:
-
开发;
健康养殖;
健康;
技术;
大海马;
工厂;
技术研究;
海马;
工厂化;
养殖;
研究与开发;
马;
研究;
海;
养殖技术;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山大学
- 获奖时间:
- 2002
- 项目名称:
- 联系人:
- 吕军仪
- 联系电话:
- 020-84113428;84111894
- 电子邮件:
- ls61@zsu.edu.cn
- 邮编: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
- 合作完成单位:
- 单位电话:
- 020-84111596;84113871
- 传真:
- 020-84037549
- 网址:
- 推荐单位(专家):
- 中山大学
- 摘要:
- 本项目针对水产经济动物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发生病害频率大,死亡率高的现状,提出了大海马工厂化健康养殖模式。在国内、国际上首先解决了大海马工厂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
(l)自行繁殖无严重病原生物、抗病力强的大批量种苗和养殖容量的最佳方案;
(2)通过海水处理和水质调控,阻止病原的水平传播;
(3)强化营养、合理投放和定期搭配各类饲料及投料的时间;
(4)利用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应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群,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等手段,研究和开发大海马的工厂化健康养殖生产技术以及养殖环境损伤的生物技术修复方法。
本项目已实现下列技术性能指标:
①单位水体亲海马平均养殖量50尾/m^3;幼海马(体长6.5~7.8cm)平均养殖量208尾/m^3;中海马(体长9.7~l1.8cm)平均养殖量165尾/m^3。
②养殖面积为66666.7m^2,大海马商品养成率80.2%。
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进行国家级科技情报查新,得出如下结论:与已见报道的相关文献相比,本项目提出了大海马的工厂化健康养殖模式,解决了大海马养殖过程中,健康苗种培养、水质处理与调控、强化营养及饵料选择以及高效低毒药物防止暴发病等一系列配套技术,实现了大海马的大规模健康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其健康养殖系列配套技术、养殖规模、单位水体养殖量指标及商品养成率均不同于已见报道的技术。即:本项目开发的“大海马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在前述检索中未见国内、国外有相同技术特点的研究成果及其生产应用报道,也未查出商品海马有达到本委托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文献报道。国外虽有大海马孵化、胚胎发育、幼体养成、疾病防治和形态观察以及人工养殖大海马等研究的文献报道,但只是在实验室或水族箱内养成。未发现有大海马的规模化或工厂化健康养殖的报道,也未见有达到本委托项目技术经济指标的文献报道。
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广东省教育厅主持的“大海马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鉴定会于2001年4月21日在陆丰市召开。以海洋863专家组组长相建海教授为首的鉴定委员会一致通过如下的鉴定意见:
1.该项目深入研究了大海马的人工育苗系列技术,包括亲本培育、幼体培育、幼体饵料的培育、大海马商品化的养殖技术和大海马健康养殖优化工程。解决了大海马养殖过程中,健康苗种培养、水质处理与调控、强化营养及饵料选择、高效低毒药物等一系列防止暴发性疾病发生的配套技术。
2.该成果在深入研究了大海马养殖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工艺流程,成功实现了名优种类--大海马工厂化养殖,为我国的药源生物的大量增殖提供了一个范例。
3.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很好地发挥了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加速了该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于改善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结构、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系统性与产业化程度在国际上是罕见的。
鉴定委员会一致通过该成果的鉴定。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和深度开发,形成系列产品,使有“南方人参”之称的大海马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海马在中医药上有重要的需求地位,海马含有1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65.18~76.2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较大的比例。其中以大海马(占8.602%)、三斑海马(占7.838%)含量最高。DHA是前列腺及精子的主要物质基础,这为该类药材补肾壮阳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说明为什么海马药材中,以大海马及三斑海马作为珍贵上品药材的佑证。 海马有24种微量、宏量元素,而微量元素中,以Mn、Zn含量较高,这与其补肾壮阳作用相吻合。海马Fe含量也较高,这提示海马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用于滋肝补肾、补血生精的功效有一定的联系。新近对海马的化学分析中,发现其脂溶性组分中分离到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首次从动物类药材中得到。还分析到胆甾-5-烯-3β,7α-二醇、胆甾醇和胆甾醇硬脂酸酯等4种化合物, 说明海马具较强的药理活性,与其含有丰富的活性化学成分有关,提示海马这一有研究开发前景的海洋珍贵药材,可以开发为补肾壮阳、抗衰老类中药或保健食品。从药理研究中,海马具有温肾壮阳、消肿散结、镇静安神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发现其具有明显的激素样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血栓作用和镇静安神作用。海马有雌性和雄性激素作用,能增强性欲,可使雌性小鼠动情期延长,子宫、卵巢重量增加;海马的雄性激素样作用,其对小鼠的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增强作用,比蛤蚧还强。
天然海马主要生活在近岸海域,由于分散、不成大群体的生活和栖息习性,依靠海域捕捞难以满足需要,加之供需矛盾造成过度的捕捞,使天然海域中的海马资源极端贫乏,目前天然海马已出现无海马可捕的状况。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需要进口海马约150吨,需支付外汇2.25亿美元。而且,对野生海马的大量捕捞,将导致这一珍贵药材资源面临为濒危动物品种,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因此,进行海马工厂化人工养殖是解决海马资源缺乏的主要出路。
本项目开展大海马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目前已进入到规模化工厂化推广应用阶段。应用于广东亿达洲集团海马养殖基地,在1986年被广东省定为“广东省星火计划项目”(粤8601004号),先后得到广东省、汕尾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由中山大学与广东亿达洲集团联合组建的“广东中大亿达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扩大至400亩海马人工养殖基地项目,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列为1998年“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98)星字006号],还被国家医药局列入重点药材扶持项目。该基地被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列为省级海洋示范基地,并经国家科技部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同意,申报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中大发[2001]152号), 由广东省计划批准立项,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海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