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成果 > 成果详情

小分子大豆肽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及新型干燥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区域:
北京市
获奖等级:
三等奖
主要完成人:
刘新旗; 郭际; 付慧彦; 许芙萍; 赵芬; 朱勇; 张海萍; 陈伟; 王华; 岳波
关键词:
开发开发与应用制备工艺技术小分子技术开发新型工艺技术大豆工艺分子制备干燥工艺干燥大豆肽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
获奖时间:
2016
项目名称:
高油高蛋白油料水酶法提油及其蛋白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联系人:
罗超
联系电话:
13488727451
电子邮件:
13488727451@139.com
邮编: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
合作完成单位:
诺利如一(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诺利如一(安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电话:
010-68985342
传真:
010-68983159
网址:
推荐单位(专家):
北京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
摘要:
  我国是世界大豆的主产国之一,大豆蛋白及大豆肽作为大豆深加工产品,其附加值高。大豆蛋白产品品种单一,加工特性、营养吸收率均不及大豆肽。目前制备大豆肽主要采用酶法水解,这种方式制备大豆肽条件温和,苦味淡、便于控制,但酶的价格昂贵,同时具有一定功能的大豆肽的合适有效酶的筛选也是一个难题。如果能够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改进,酶用量少,产品得率高,且产品中小分子大豆肽含量高,生理功能好,对于降低成本将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制备大豆肽通常采用一种、两种或四种酶组合,分离浓缩出的大豆肽分子量不能使其大部分控制在150-2000Da,而且对于大豆肽的干燥方式,除不二采用单枪喷雾干燥外,大部分企业采用离心分离方式,离心分离方式制备大豆肽耗能大,且其分离效果由于粘度的限制并不好,同时制备出的大豆肽是粉末形式,有扬尘现象,给生产和使用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本项目从小分子大豆多肽工艺条件的各个环节着手研究,旨在提高小分子大豆多肽的产品得率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为小分子大豆多肽酶法制备工艺建立最佳工艺条件。   本项目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任务和北京市科委的“大豆深加工产物高效制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的研究。对大豆肽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技术依据各内切酶和外切酶的作用机制和作用切点,控制各酶的生产工艺和反应条件,采用分步添加的工艺和手法,对大分子蛋白进行有选择性的、定向的水解(多步定向酶解技术),保证具有抗氧化等功能性的肽分子片段的形成和保留,同时降低了大豆肽的苦涩味、提高了小分子肽的集中性;能将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且大豆分离蛋白降解为相对分子量在150-1500Da之间的小分子大豆多肽,并且降解后的大豆多肽的蛋白含量≧90%,肽含量≧88%以上。其酶解后相对分子质量在150-1500Da的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占90%以上。所用复合蛋白酶经科学配方组合后,较其他蛋白酶活性高,在中性条件pH值条件下产品性状比较稳定。是整个技术的主要创新点,同时酶解后的产品经金属微滤膜进行精致,将小分子的大豆肽分离出来,所得到的大豆肽产品游离氨基酸含量低,含量不到2%,产品97%以上是以肽的形式存在于产品中。其平均分子量低于1000Da,保留了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布均衡。产品透光率好,浓度在5%,400-650nm条件下测得溶液透过率为96.0%以上,比国内同等其他产品的透过率都要高出很多。进一步,精制后的大豆肽产品,经UHT杀菌后,进干燥系统。该干燥塔出来产品颗粒大小均匀,在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在塔内覆聚成颗粒状产品,产品的分散性好,溶解性好,在水中能快速溶解。   现已自行研究设计建成1500t产能的植物蛋白肽生产线一条,申请了数项专利技术。该项制备肽的产业化工艺技术通过科技部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技术可适用于各种植物有效成分的制备和精制,且安全可靠,无任何辅料和添加剂。   通过该技术生产出的大豆肽已有中粮、汤臣倍健、隆力奇、安利等数十家企业得以应用。已经让数以万计的老年人恢复行动自由,改善了健康状况。同时作为快速补充蛋白的特膳营养食品也进入北京多家医院,在病人体力恢复和伤口愈合方面的应用,其效果得到医生的认可和很高的评价。该技术在首都北京和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老年人肌肉萎缩问题,慢性疾病预防,术后恢复等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及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关成果
    载入中,请稍后...
应用推荐

意 见 箱

匿名:登录

个人用户登录

找回密码

第三方账号登录

忘记密码

个人用户注册

必须为有效邮箱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6~16位数字与字母组合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信息补充